哲思散文简友广场

彝族的丧葬仪式

2020-11-14  本文已影响0人  秋丽儿

彝族的丧葬仪式,

繁琐而有韵味。

东家是家中的儿子,

东家方的人都要当“孝子” ,

已婚的都要头戴白纱,

未婚的戴红白两种纱。

出嫁了的女儿和后家,

在出殡前的一天晚上,

便要扛着用塑料花或彝族妇女带的头巾扎成的花(听说是给逝者乘凉的保护伞),

带着自己带的乐队 ,

在敲锣打鼓号角和鞭炮声中,

伴随着哀哀戚戚的哭声,

走到逝者前行跪拜礼

然后扶棺而泣 (哭丧:边哭边念叨苦楚),

直到东家这边的孝子前来相劝才停止哭泣。

这样的礼仪,

第二天在抬棺出门前还要上演一次。

出棺前,

孝子及女儿、逝者至亲后家,

绕棺几圈,哭丧着往棺上钉钉子。

出棺后要套上已用竹架子和花布扎成的花架。

亲友浩浩荡荡,哀哀戚戚,

三过棺下(搭桥)送逝者上山入土。

人生百年,酸甜苦辣咸 。

生儿育女,为儿奔波为女忙。

人老鬓衰,儿在哪里女在哪里?

凄凄惨惨戚戚……

一朝归去,

敲锣打鼓放鞭炮,

浩浩荡荡送入土。

孝子贤孙,人去便安。

偏财轻义,儿女争财,人去还忧!

兄弟睦,孝在中!

此话当真!

一朝坠地,

百年经历(酸甜苦辣咸)

生儿育女、财色名食。

一场丧葬,

两天仪式,

百年烟火归零,

一生终归句号。

生是为谁生,归往何处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