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界圣贤书友会圣贤书友会简书原创谈古论今

《道德经》之第三十一章

2021-07-30  本文已影响0人  欣婷妈妈

有友友问我为何不读带注解版的,我想说,译文不是统一化标准的,大都有些出入,就像读后感,我们看的是原文,感悟却不一样,因此,译文作为理解原文的参考,白话文总不能全意阐述原文。关于读后感,我觉得没有对错之分,唯有深意和浅谈之别。

这一章讲的是战争之道,一是说兵器是凶器,有道者不该使用它。二是修道之君子用兵,若无人德便不能得志于天下。三是用兵的策略和心态,是得志于天下的前提和条件,要有仁慈之德。

老子看来兵器是不祥之器,因此要尽量避免战争,因为战争是有悖于大道的,战争是不得已才运用的手段,和平解决的方式才是最好的。

在中国古代,关于战争,是以丧礼的方式来对待胜利的。

老子所处的时代。国与国之间的攻防十分普遍,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每次战争少则投入数万兵力,多则投入数10万的兵力,伤亡极其惨重,百姓背井离乡,四处逃亡。老子谈论的战争问题,应该是警告那些喜欢穷兵黩武之人的,不是为用兵者出谋划策,而是为了反对战争——恬淡为止!

任何形式的战争都是迫不得已的行为,所以当人们参与战争时,应当以一种淡泊的心态对待,即使胜利了,也不要妄自尊大,没有绝对乐于杀人的人,耶!乐于杀人的人而言,他们只能呈一时之强,绝不能长久得志于天下,对那些在战争中战死的人,要表示哀伤悲痛,并且以葬礼妥善安置死者。

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发,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体查下层民情,提出了“非攻”的主张,他也认为,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受害最深的是平民百姓,战争是杀人的机器。百姓因为战争而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甚至会丢掉了性命。

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设坛讲学,让弟子们周游列国国,用兼爱非攻的理论去说服诸侯们放弃侵略战争,历史上的“止楚攻宋”就是讲墨子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却说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故事。

只要有战争,就没有绝对的胜利者,战争只会带来伤亡和危害,战争是无情的猛兽,让人憎恨,无论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战争,其结果都将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