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500字

愿所有的在外面打拼的人,都被温暖以待

2020-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猫七爱分享

大家好,我是猫七!今天又和大家见面了。

现如今,互联网的时代,同学、朋友在网上聊天,联系,见面的机会却少之又少。

在我们身边,除了上班与同事见面,恐怕见面的最多的就是邻居了。

就在前两天楼下的邻居找了上来。

事情是这样的:老爸上班早,老妈每天6点起床开始做饭了,可能动静太大,惊扰了楼下的邻居休息,而被找了上来询问是什么情况。

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可被找上来三四次,两家人的火就开始慢慢被点燃。

老妈本来不爱惹事,因为人老了,总想图个清净。

但也经不起楼下一次又一次的找上来,难道在家什么都不能做了?

终于忍不住的老妈,也找了下去,看到他们家的房屋结构,我们才明白。

楼下的房子装修时,把家里的结构彻底翻了个个,把卧室改成了厨房,把厨房改成了卧室。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个设计师,现在的房屋结构每一层几乎都是一样的,他这样改造,就是有点不负责任了。

这样改造不仅产生大量工程,改水电,改煤气等等这种大工程,而且对于房主,楼上楼下的邻居带来极大的不便。

无论是我家做饭,还是楼下的邻居做饭,只要在早上8点之前做饭的话,都会对楼下的邻居产生噪音。

毕竟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懒床,而且现在的房子的隔音并没有以前那么好,楼上楼下有点动静,就会听的很清楚。

在我们知晓事情的原委后,老妈与楼下邻居也说明了情况,我家有人上班早,但也不能不吃饭是不。

楼下邻居是一对租房的小夫妻,事情说明原委后,我们也都得到了相互的理解。

毕竟这也没有办法的事,总不能在装修一次吧。

现在老妈早上依旧按时做饭,但一直小心翼翼,不想再打扰楼下的邻居。

老妈说:每个人为了生活而奔跑,每个人都工作了一天也很累,睡个懒觉,我们不应该总这样打扰。

是啊,现在每个在外面生活自己生存的人,谁都不容易,我们也都应该相互理解。

然而,楼下的邻居再也没有找上来过,而且在小区里见了面,我会打招呼。

从不认识,到发生矛盾,还好彼此理解,如今俩家成了友好的邻居。

这让我想起了那首打油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清朝时,安徽桐城出了个叫张英,当上了大学士。

邻居吴氏想侵占他的宅边地,于是家人飞鸽传书给北京,要张英凭官威压一压吴氏的气焰。

谁知张英却回诗一首曰:“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看到打油诗后,豁然开朗,明白其中的道理:退让。并主动退让了三尺出来。

吴氏听说后,深受到感动,也后撤了三尺,才有了现在闻名的六尺巷。

本来两家因为三尺的宅边地,而闹得不可开交,你不让我,我也不让你,一直争执不下。

一封家书的到来,缓解了两家的矛盾,而且两家均主动让出三尺,才有了现在的六尺巷。

后人也时常用这个故事,来告诫我们,做人要大度,宽容,相互理解,才是与邻居的相处之道。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再亲的家人如果不在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区,家里但凡临时有点事,都不如邻居来的快。

同事小C,老家在A市,工作和居住在B市,两个城市相隔了一千多公里。

就在去年,小C由于工作失误,情场失意,禁受不住压力的小C,身体终于挺不住,高烧不退。

小C原本是一个独立的女孩,又自己一个人居住,生病了没人照顾,可是小C的身体一天比一天严重,不得不去看医生。

就是在刚出门的时候,却不料晕倒在门口,邻居阿姨听到了声音,看到她晕倒在门口,赶紧送往了医院。

事后,邻居阿姨看同事小C一个人没人照顾,就担起了长辈的责任,小C生病这些天,邻居阿姨无时无刻都在照顾她。这也让她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原本受到工作的压力,收到情感的摧残的小C,生病了一蹶不振,但有邻居阿姨的照顾,仿佛邻居阿姨是上帝派来的天使,让她感觉温暖,舒服。

事后,同事小C与邻居阿姨成了无话不谈的人,逛街,谈心事,就好像娘俩一样。

一个人在外面打拼不容易,兴而遇见这样温暖的人。

愿所有的在外面打拼的人,都被温暖以待。

以上共勉!

我是猫七,大家晚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