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琐记读书笔记精读文章

《学习之道》读书总结笔记,回想练习最容易犯这4个错误!

2017-12-21  本文已影响15人  读书方法论

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些同学会利用识记、回想加深学习的印象,有些同学一直用反复识记的方式记忆材料。

心理学曾做过一系列实验,证明了一遍记忆一遍尝试回想的效果好于单纯识记的效果。也证明了通过和别人互相检验、讨论记忆的材料,其记忆效果好于自己单纯的边记忆边尝试的效果。

但是,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回想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事实上,回想对于记忆的保持和学习深度大有裨益,可以说是催化剂的作用。但是,回想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应用细节有必要说明一下。

首先,小伙伴们不妨来看下《学习之道》一书对于回想练习的阐述:

“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的多。

回想有助于形成神经挂钩,这样就能把思维悬挂在上面。

对初次学到,还颇有挑战性的知识,最好24小时内就和它们亲近一下。许多教授建议:在听过课程的当晚再写一遍笔记。一天之内再次强化学习模型,在构造神经模型的起始阶段至关重要。

一旦把东西写下来,就可以把下一次的防忘复习拖久一点,慢慢变成几周后复习一次,再之后几个月一次。”

回想有利于帮助提高学习的深度,但是并不等同于学习本身。所以,也导致一些人使用回想会犯以下几个错误:

1、过于频繁的回想

有些同学回想练习过于频繁,假设我们设定的学习时间为45分钟,他会用1/2的时间进行回想。这会陷入到记忆的漩涡中,就像一个守财奴一样,要记忆一切学过的内容。

艾宾浩斯曾经指出,短时间内大量的记忆将让记忆力直线下降,甚至影响到生理。

2、没有识记而进行回想

有些同学并没有通过复述或者是默写等其他方式,系统记忆材料。导致回想时发现很多内容都回想不起来,间接导致自我怀疑:自己的记忆力这么差吗?

没有识记而进行回想,相当于是吃肉的过程没有咀嚼,强塞给胃消化,这样的回想必然无效,反而会降低学习效率。在肯尼思《如何高效记忆》一书中指出,记忆一定要有意义,而熟悉材料是其中的一步。换句话说,一定要通过理解,复述,默写等方式加深对材料的印象,熟悉材料,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回想,就不是强塞信息给大脑。

3、回想材料范围过广

有些同学会一直重复已经记忆过的内容,这多半是源于性格问题,过于担忧记忆的东西遗忘。

这也将导致不能专注于当下的学习,和第一种情况类似,陷入到记忆的漩涡中。

4、回想环境的选择

有些同学会在很嘈杂的环境下进行回想练习。这样回想不但低效率,而且可能会让你心烦意乱。

所以,如何进行回想练习呢?在这里谈谈个人的几点建议:

1、将任务分块

如果你是在校学习的学生,可以将回想的时间分为两块。其一午休临睡之前,其二是晚上临睡之前。一定要确保使之成为一种习惯,如何培养习惯呢?培养一个习惯需要21天的时间,我们不妨坚持一个月,不断地刻意练习,让这种练习变成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材料过多,可以将材料分解成多个任务。比如理解和记忆《矛盾论》的内容,第一次回想矛盾的特殊性以及相关事实,第二次回想普遍性以及相关事实,斗争性、同一性等以此类推。

2、在识记的材料上回想

艾宾浩斯指出,记忆的过程包括了识记、保持和回忆。也就是说,回忆是建立在识记的基础上的,即离开了识记,回想也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为什么呢?因为识记的过程,就是知识精加工的过程,创造联系的过程。如果没有了精加工,单纯地回想,相当于拷贝知识到大脑当中,这种情况容易导致学习粗枝大叶的情形。

按照《如何高效学习》一书的观点,学习不是整理盒子,拷贝知识到大脑的过程,而是编织大网的过程。

3、设定回想的时间

每天回想的时间不必过多,每次设定时间为20分钟。

善于读书的人,必须把书看做水。读书如同春雨滋润鲜花,又像清澈的渠水灌溉稻田。雨水滋润鲜花,太少了则无法浇透,太多了又会引起倒伏,不多不少才能使花儿得到水份的滋养;渠水灌溉稻秧,太少了稻秧就会因缺水而干枯,太多了又会造成涝灾,不多不少才能使稻秧茁壮成长。泳者,就像鱼儿嬉戏于水中,像人在水中洗足。

个人一般是习惯午休前回想早上学习的内容,晚上临睡前在过一下当天所学的内容。

总之,回想不仅仅是提取练习,更是对每天学习内容的一个总结。

最后,用一句共勉, 一个每天都会总结的人,一般不会太差!

公众号:读书方法论,专注于心理学和教育学,分享读书总结笔记,高效学习方法、思维方法、记忆方法。获得3本高效学习方法电子书,可在公众号回复关键词:学习之道。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