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童年散文家码字成文

说花生

2019-07-18  本文已影响1人  自横舟主人

不知何时起,多了个习惯。吃过饭后,总要坐在桌边,再吃些零食,诸如瓜子、花生或其他坚果之类。仿佛不完成这道工序,都不算吃完饭。

这天饭后,我让女儿帮我抓一把花生。可她拒绝了,并认真告诫,花生油大,少吃,有益健康。

“花生里有我儿时的记忆,我忘不掉它!”我祭出情感大旗。

“那也不行!”还是斩钉截铁,“什么记忆,就是嘴馋!”一点不给面子。

好吧!我承认,我就是嘴馋,就是抵不住花生的诱惑,爱咋咋地!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这么说吧。只要有花生在眼前,必先剿之而后快。熟悉的人请我吃饭,必先来一份花生。生的熟的、煮的炒的、咸的淡的、油炸的醋泡的,带壳的不带壳的,都行。有时他们忘了,我就自己点,反正又不贵,不会让请客的多超支。基于这个因素,我对那些饭前有赠送一盘花生规矩的饭店,特有好感。谈恋爱那阵子,包括结婚后,每到小郭同学家,岳母大人必炒一大堆花生,堆在我面前,弄得我去了这趟,就惦记着什么时候再去下趟。

那个时候爱吃花生,我想可能是平时见得少吃得也少。人不就这样吗?越是稀罕,越是渴望。老家水多,土肥地沃,种啥发啥,可就是种不出花生来。因为花生喜欢干爽,更适应渗水性强的沙质土壤。只好等到秋天,山里人收获后,用板车拖运到村子里,用大米换一些。换回来后,大人们还不准当下就吃,一般要等到过年时才能炒,或者做成花生糖,用于招待串门拜年的客人。要是年前没有换到,那就要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去买。

记忆最深是那次跟着妈妈去丹阳镇办年货。那天下雪,坐在手扶拖拉机车斗里,我一点也不觉得冷。因为临行前,她已答应我多买些花生。一到镇上,就先称了一斤咸花生米,让我拎着。第一次这么多花生米摆在面前,把我给乐得啊!跟在她身后,我果断放弃过去一颗一颗的吃法,而是一小把一小把地往嘴里填。不知不觉,一斤花生米,被我吃去了小半斤。很快,我就为贪嘴付出了代价。这么多咸花生米下肚,把我给齁得啊!

那时不似现在,出门带个水杯,再不可以买瓶矿泉水。当时一没条件,二也没那么多讲究,关键是池塘里的水大多是能喝的。可问题是街上哪来池塘,我又不敢乱跑去找,没办法,只好一把一把地抓路边的雪吃,总算解了渴。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这些年,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花生品类也多了起来,奶油花生、五香花生、蒜香花生、麻辣花生、鱼皮花生、酒鬼花生等等,琳琅满目,难以胜数。可崇尚简单、喜欢念旧的我,还是独爱直接炒熟的原味带壳花生。因为原味才能留住花生的本香,边剥边吃才能体味过程的风趣。

炒花生是个技术活,火候难掌握。稍不注意就过了,壳就会枯黑,品相不好,吃起来会弄得嘴上手上黑乎乎,有些狼狈。若是火候欠了,花生肉就会偏软发涩,原有的香气就会打折扣。比较好的办法是像街上炒货店那样,用沙子伴着炒,但家庭操作略显麻烦,少有人用。后来小郭同学买了个电饼铛,只要把花生往里面一铺,设好程序,不管不问,即可坐等其成。花生炒好后,壳金黄、肉脆香,品相味道俱佳,不由得感慨科技的创意和力量。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小的时候,还有一种吃法。就是把花生埋进取暖的手炉或者火盆里,等待一会,听到“啪”的一响,用火筷子把它们夹出来,吹掉外面的炉灰,稍冷一会,剥开就吃,花生带着草木灰的清香,也很有风味。这时就怕小伙伴来喊着玩,等玩好回来,就只能看着炉盆里升起的一股股清烟懊悔。那是时间太长,花生的灵魂上了天。

不单是花生,凡是与花生有关的能吃的东西,我也喜欢。记得那时村里住了一群上海下放知青。她们探亲回来,有时会给我们一些大白兔奶糖。长长圆圆的,像一节五号电池的那种。我更感兴趣的是夹在其中、为数不多的牛轧糖,长长方方的,因为它里面有碎碎的花生米。剥去糖纸,连着包裹的那层糯米糖衣,一口咬下去,柔软的牛奶里,渗出花生的醇香,粘在牙齿上,浓郁绵长,甩都甩不掉。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对于花生,小孩爱吃,大人也爱。不同的是,小孩为的解馋,大人用来解乏。一天忙完,炒几个家常菜,再从村口小店称上二两花生米。回到家也不用碗装,直接铺洒在饭桌上。咂上一口酒,拈两粒花生米,酒的辣味经花生米的香味调和,迅速减了势头、变得绵柔。几杯下去,微醺中身子也轻了许多。人们常说“吃香的、喝辣的”,讲的就是这种状态。趁着大人们眯眼享受,小孩赶紧伸出爪子,抓几粒花生米就跑。因为平铺在桌面上,一次抓不了几颗,一会又转过来,再下手。

大人们还有个吃花生的地方,就是澡堂。天气渐冷,农闲无事,大人们就喜欢到澡堂子里,泡上半天。出来后,也不急着穿衣服,而是找跑堂的买一包花生米,用小瓷碟盛着,再泡一杯茶,放在躺椅中间的茶几上,盖上浴巾,躺上小半日。中间醒来,抿一口茶水,嚼几粒花生米,再咂巴几下嘴,翻个身又睡去。有时遇到几个熟人,就不睡了,而是半躺着,边聊天,边喝茶、边吃花生米。这时候,一小碟就不够了,于是常常听到有人喊,“老黄,再来一碟!”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花生不仅解馋解乏,其寓意也很美好。

在我们老家,年轻人结婚时,花生是必备的吉祥物。女儿出嫁,有钱没钱,都要陪个马桶作嫁妆,里面放一些染红的鸡蛋和花生,还有新人盖的被子,四只角也要缝进花生、红枣,祝愿新人早生多生、子孙满堂。

乡俗如此,一些名人对花生也情有独钟。林语堂把花生比作长生果。他到东吴大学教书的第一天,就带去了一大包花生,请学生吃,希望同学们吃了长生果后,要长记性,不要逃他的课。金圣叹对花生更有几分黑色幽默。刑场赴死前,两个儿子问他有什么遗言。他却告诉儿子,花生米与豆干同嚼,能够吃出火腿的味道来。金圣叹一生率性、狂放不羁,最后留下的这段话,看似荒诞戏谑,却是看透人生、笑对生死的豁达,让人景仰!

“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这个谜语,小时候,妈妈打给我猜过,后来她又打给我女儿猜,将来还会打给我女儿的孩子猜。花生,古老无华,质朴寻常,不艳不娇,不卑不亢,不嫌弃贫者,不歧视富人,人们享受着它的美味,而无须感恩。往后的日子里,它还会继续给世间带去这份平等、低调、独特的美好。

我再次承认,我真的抵不住花生的诱惑。

                (写于2018年5月15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