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之二 ——鄂庄村
一个村庄传承一段段佳话,一棵古槐诉说风云万千变幻,一座老宅倾诉世事沧桑,本期《《我的村庄我的家》正在为您讲述神奇富饶的鄂庄村的故事。
2014年7月21日的早上,天气晴朗,炎热的天气似乎从天际边正慢慢的向大地袭来。早起的人们都已各自做着自己的活计。这时我们已从莱芜市里出发,沿汶河大桥,当地人称之为鄂庄大桥,来到了鄂庄村。
鄂庄村隶属莱芜高庄街道办事处,位于莱城东南3公里,地势平坦,北临汶河,西面是杨家庄,东面是沙王庄,南面与吴家岭相邻。全村2626口人,耕地503亩。
清康熙《莱芜县志》记载:“东厢保·鄂庄”, 据村碑记载:“鄂庄”,明朝初年滕姓由沙岭子村迁此建村。相传村东有鄂王坟,曾名鄂王庄,后简称“鄂庄”,与宋家庄为一行政村。
今全村共有20姓,张、吴、魏、亓、滕、段、曹、雷姓人口居多,李、韩、毕、孙、金等姓是近年迁来的。
我们首先来到了村委,村有关组织机构分别设在新村康乐鑫小区沿街楼东部的一、二、三楼。整体设施简约、朴素、大方,内外干净卫生,村领导一班人和蔼可亲,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随后吴军科书记安排专人带领我们来到了旧村。
旧村因有一部分村民已经搬迁到了新村,所以整体看起来,村民院落之间比较舒朗。待走近那一座座古宅,其严谨的构造,顿让人感到先人的建筑艺术是如此的高超精湛,黑砖黑瓦,浓郁浑厚,别样景致。仿佛一代代村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所留下的串串苍茫刚劲的步伐,穿越风云变迁依然在小煤斜道上空回响。让人产生无限而又深邃的遐想。在吴士学的老宅前,看到历经几百年的旧式建筑,有些部位虽已坍塌,屋顶上长满了杂草小树,但其精致的构造与建筑技艺,仍让人感到前人匠心独运的建筑技术仍熠熠生辉。一座老宅就是一部历史,是浓缩了的社会。伫立在古宅前,村民无限深情的对我们说、、、、、、
旧村中,几乎每户人家,都能充分利用院落外的有效空间,种植着一小块菜园。辣椒、丝瓜、茄子、黄瓜各色蔬菜点缀在菜园中,硕果累累。还有的村民在院内外种植了各种花草,举目张望,夏日丰富多彩的村庄景致俨然一副大大的自然画卷铺展开来,别致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旧村不久会被拆迁,所以,我们用手中的照相机不断的拍摄这些珍贵的旧村资料,以供后人浏览村庄发展的历程。
沿着其中一条稍微有点儿弯曲的东西街道,我们从西向东行走,不一会儿,东西两棵相距大约70米,枝叶茂盛的古槐映入眼帘。其中西边那棵古槐的树干几乎变成了空洞,但是他的枝叶依然繁茂,就像一位返老还童的老人,傲然屹立,令人震撼,让人惊叹其生命力是如此地顽强。也令人审视、赞叹着这方水土是如此的灵气与富饶。真可谓古槐苍苍,印证灵秀肥沃的土地,见证村庄发展的历历足迹,村民魏淑奎,宋文杰面对着古槐说、、、、、、
中午我们来到了鄂庄肴肉东西一条街。尽管街道正在进行改建,但因慕名肴肉而来的客人仍然比较多。据鄂庄村干部介绍,鄂庄肴肉这个品牌,是历经几十年,一步步创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初,鄂庄村原第四生产队看到不少推煤炭、推窑货、运砖瓦的人,路经鄂庄村需歇脚吃饭,当时作为一个新上副业项目,就在路边搭起个简易棚,开了个小吃店,主要是煮制猪头肉。他们把整理干净的猪头肉、猪下货,放进添有老汤的大锅中,加入适量搭配而成的八角、花椒、茴香、白芷、桂皮等大料包进行煮制。为使猪肉祛除脏腥气,还要酌情加入炒出颜色的白糖汁。待开锅后打住炉,用炆火焖煮2个多小时,使猪头肉在蒸煮过程中,把香料成份浸渗其中,出锅的肴肉,以煮得烂、不肥腻、色泽好、味道香,赢得了不少回头客。
一传十,十传百,慕名前来鄂庄吃肴肉、买肴肉者越来越多,鄂庄肴肉的名声也越传越远。特别是“鄂庄正宗肴肉”、“鄂庄肴肉老店”的招牌倍受青睐。
进入90年代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需求量增大,鄂庄村王家、滕家、魏家、亓家、张家等户,纷纷立门头干起了肴肉店。他们在沿用传统煮制工艺的基础上,还根据现代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不断改进创新配方配料,集多种名贵中草药研制,经科学加工,严格检测,香味醇厚,口感细嫩,酥润不腻,咸淡爽口,不含色素。体现了鄂庄肴肉“香、鲜、酥、嫩”的四大特点。作小吃、冷盘、大菜无不适宜。后来还开发出桶装礼品肴肉,成为莱芜礼品年货中的必备。
目前,鄂庄村及周边村的肴肉店已达30多家,在莱城不少地方,打“鄂庄肴肉”字号的饮食服务摊点也随处可见,年销量达10多万公斤。
鄂庄村民勤劳善良,村风纯正,没有违法违纪现象。文化浓厚,清乾隆年间,有一朝廷官员路过鄂庄,在路边的树下休息,将包裹忘在了树下,村中一曹姓村民将包裹带到了家中,后来官府来查,这位曹姓村民将包裹如数交出。官府大受感动,遂赠曹氏一块牌匾,封其为“曹善人”。 鄂庄不仅有历史名人,近代还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如亓祥英、亓翠英,革命烈士张立山、王希宽、吴汉学、吴希孟等人,他们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牺牲。
其中亓祥英、亓翠英早年曾当过妇救会长,为人民群众做了许多好事,她们积极宣传党的政策,组织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减租减息,斗恶霸,为民除害。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了她们,并用刺刀残忍地将她们杀害。
魏玉光和田淑英夫妇是当今孝敬老人的典型代表,当我们来到他们家,看到20多年不能自理的老人仍然红光满面时,我们对他们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和他们交谈孝敬老人的话题时:他们说、、、、、、、
。
历年来,鄂庄在全镇综合素质排名中均名列第一。今天的鄂庄,正向小康迈进。村委在不断的加强村中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水利工程改造,新打井两口,分现用井和备用井。一年一化验,为村民提供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清理污染水沟,建设防洪防旱设施。村西建起了经济开发区,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并和位于村西的鄂庄煤矿进行合作发展,互惠共赢,在矿、村交接地带修建了大型停车场,大型加气站正在建设中。平安驾校早已在村里建成并使用。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这里有城市信用社、餐饮服务、酒水批发、五金交电、木材加工等行业,在鄂庄西南部,魏淑堂、魏淑滨正在动工建设两家现代化大型养鸡场。养鸡场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喂养全程机械化,6000只鸡只需2人养。自己办厂的还有魏阳光、吴希军、张兆华等,都是鄂庄的经济能人。
鄂庄不仅重视经济发展,还重视政治建设。全村党员130名。村委会、党员会、党员代表会、村民小组长会每月都定期召开。统一思想和认识,团结一致,一心一意促发展,谋和谐。
同时狠抓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村容村貌塑造,村里建有三处文化广场,闲暇时间,村民在其进行文化娱乐活动。全村还配有12名保洁员,负责清洁卫生和花草树木的修修剪剪。为村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村庄文化软实力。 鄂庄村一向重视教育。原鄂庄小学在村南,1986年,村委投资30万元新建学校,成为莱芜最好的学校之一,鄂庄小学被定为高庄中心小学,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自恢复高考至今,全村约有200人考入大中专学校,
鄂庄民间艺人宋志高,从小喜欢绘画,后善于制作刻盘,是木工,当过建筑队长,他主持建筑的苍龙峡凉亭,雕刻的古典式家具,受到人们的称赞和青睐。
目前新村包括康盛鑫小区,康乐鑫小区和康鑫小区,各小区配套设施齐全,居民生活方便,小超市,饭店,照相馆,理发店,农村信用社,幼儿园、高庄中心小学等散布在小区附近。19路车路过小区门口。处处展现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形象。
当我们问及未来的发展时,宋军科书记说、、、、、、、
如今,鄂庄人住上了楼房,房子大了,新了,道路平了,家家丰衣足食,户户用上了各种家电,真正过上了幸福生活。
一天的采访工作,十分辛苦,尤其37度的高温时时考验着我们摄制组人员的体能和意志,同行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和战胜高温的毅力,也使我们再次感受到古老的鄂庄村不正是在类似这样的历练中,不断的发展壮大的吗?我想,充满着深厚发展底蕴的鄂庄村在不久的将来,会有大更的飞跃,鄂庄人的美好未来更会锦上添花。
附录
一、烈士英名录
张立山 王希宽
吴汉学 吴希孟
二、历任村支书
1949年一1957年 亓发雨
1958年一1976年 段伦海
1977年一1992年 吴熙刚
1993年一1995年 魏绍文
1996年一1997年 魂述云
1998年一 张佃贵
之后是:张恒胜
再之后是:吴军科
三、历任村主任
1957—1966年 张恒文
1980—1982年 吴士坡
1982-一1992年 魏进弟
1992年一 张佃贵
四、副县级及其以上干部
魏进海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已离休,曾任侦查处,批捕处处长(离休后享受省副厅级待遇)
吴熙川 原莱芜市国土资源局正县级干部,已退休
魏绍水:2006.12——,山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2011----山东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曾任山东省淄博市委副书记.
张春雷 现任中美合资华力空中运输公司大连公司国际机场部总经理
吕爱成 原莱芜市农机局副经理,已离休
五、副高级及其以上专业技术人员
魏鑫光 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段元孝 中学高级教师
宋佃梅 中学高级教师
张 晶 1996年全国少年锦标赛一22kg亚军
刘恒源 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