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璧之罪
年少时没有读完的《包法利夫人》,最近利用临睡前的时间,每天一点点地看完了。
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感觉,可能好的作品就是这样,它带给你很多思考很多感受,而很难用一两句话就把这种感受概括完,更何况善于在作品中神隐自己评判观念的福楼拜,给读者的体悟几乎是发散性的。
即使是单论爱玛,你也很难说清楚对她的感受,是嫌恶她如此放纵,伤害无辜之人吗?还是怪她愚蠢,一再地受骗,看不清楚形势?抑或是怜惜她,美丽敏感,又富有激情和魅力,可是现实像一张大网缚住她,缚得越来越紧,直至勒死她。
爱玛之死,固然有她本人的原因,但时代的成因恐怕更多。有些人可能天生就怀着巨大的能量,然而社会阶级如此固化,又加上女性的身份缚住她,使她的激情不能往别处发挥,而只能投射于情欲之中,结果越陷越深,毁灭自己。
同样的悲剧人物中国也有,不过比她更为悲剧,那就是《金瓶梅》中的潘金莲。爱玛尚有一个爱她的夏尔一直在替她收拾烂摊子,真心实意地体贴和照顾她,潘金莲,终其一生有真的体会过爱吗?没有爱,只有无尽的欲望,欲望像泥潭,越堕越深。
其实想想虽然时代不同(兰陵笑笑生比福楼拜出现的时间还要早不少年),国家也不同,但是写作的风格却有某种相似之处,他们都善于隐去自己的立场,当然有讽刺,但更多的是如实陈述,开放立场,悲悯一切。
说回到爱玛。这让我想起最近读到一段话,说出身平凡的女孩,如若有惊人的美貌,就仿佛天生的怀璧之罪。这犹如一个小孩,捧着一堆金砖行走于市井闹市之中,一定会吸引贪婪之人的掠夺和哄骗。
想想真是可怖,但是又觉得事实诚然如此。美貌的确须得有相应的家庭背景或顶级的智慧加持,否则难以护其周全。如身在平凡之家而拥有美貌,父母须得有清醒的认识,女孩儿的性格应该教育得清醒务实、锋利如刀。尽力使她有更广博的见识,更精明的头脑。但是,话虽如此,父母的能量毕竟有限,而教育,实在又不是单纯父母的事情,有时候社会的惯性强大到父母的单薄力量根本不足以撼动。
想起之前在微博刷到的一个事情,一个的油腻中年国男,在老挝谋生,期间在抖音上发了很多他拍摄的当地女孩的视频,吸引了众多粉丝,据说许多他的拍摄对象都以为他是来自中国的富人,很乐意嫁给他,他自己也经常吹嘘随便就能哄到漂亮的老挝女孩。其中有一个视频被疯转,是一个天仙一样的老挝乡村女孩,生就的美貌如出水芙蓉,视频里她因为被拍而羞涩局促,然而这种羞涩更增添了让人悸动的美。看到下面有网友回复说,拍摄的那个男人在自己的页面讲,这个女孩,只需要出两头牛就可以领走了。
看到那条评论的时候,一阵阵心痛。单纯无辜的女孩,她怎么会知道,自己拥有美貌如若怀璧之罪?怎么会知道,给他拍摄视频的那个男人,就是觊觎他怀中的金砖的人?
而岂止是出身平凡的怀璧之人驾驭不了美貌这珍宝,试图保护她的人,如果没有出身和能力做加持,同样也会因保护她而遭毁灭,夏尔不就如是吗?真可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