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下这碗“反鸡汤”——《优秀到不能被忽视》
当我看到这本书起了这样一个书名的时候,心里实际上是非常反感的。下意识地认为这又是一本宣扬成功学的“鸡汤”书。然而,读罢全文,我才懂得,这并非是一本“鸡汤”书,而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为什么这样说这不是一本“鸡汤”书呢?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什么算是“鸡汤”?如果它鼓动人们追求成功,追求心灵的满足,这其实并非一件坏事。那“鸡汤”坏在哪里?其实是缺乏术的指导。空有好问题,没有好策略,这便是“鸡汤”弊病。而本书,无论是在表达策略还是在实际提供的策略上,都没有明显的短板。
话不多说,简单介绍一下本书的行文逻辑。首先,卡尔·纽波特提出,“追随自己的激情”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他通过详细阐述一个抛弃事业去深山禅修的年轻人托马斯的经历、乔布斯创业的实际经历以及几个事业成功或失败的个人经历,来说服了追随激情的不可靠性。接下来,他通过四个论点介绍了怎样做才能真正建立有价值和幸福感的事业,最后,他引出了核心论点:正确地工作胜过正确的工作。
以下是对书中分论点的详细介绍:
规则一:不要追随自己的激情
在如今这样一个时代,鼓励大家去追梦,去尝试似乎已经成为了社会话语的主流。而这本书居然公开反对这样的观点,自然夺人眼球。于是当我在接触到这样反常态的观点时,总是希望能下意识地去多想一会儿,以免落入传销者的圈套。实际上,我从自己的例子中找到了答案。我的专业是金融学,但是我在会计类社团做事,做过经济史的助研,现在又在一个房地产行业做市场营销的相关工作。我的经历从来都是追随内心的选择,我以为这样的发展会是我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即将步入就业大军的我,才发现自己在任何一个领悟都积累不到足够的职场资本。我总是不能专心地做一件事,我总觉得自己有一天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完美工作,并且会有亢奋的激情,实际上,我只是怕持续的投入而已。毕竟,换来换去比深刻地钻研简单。
规则二:工匠思维胜过激情思维
激情思维是虚无的,一旦选择了这种思维,你将难以形成有效的策略。因为只要你受到一点打击,在善变和避害的人性面前,你就会觉得,这不再是你内心的选择、具体表现在,学习上,你会弃疗;在工作上,你会辞职;在感情上,你会分手。几次反复之后,你将陷入悲惨的现实以及强烈的自我怀疑之中。
而工匠思维不是这样,比起外界能给我带来什么,它更看重我能为这个世界做些什么。于是,遇到难事,他不躲。甚至为了掌握一些核心的、稀缺的竞争力,他还能牺牲自己的懒散时光,日益完善自己的工作,也就是书中提到的刻意练习。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些专业性工作的薪水总是这么诱人。当一个人把工作做到了极致,自然就会有人慕名而来,实际上,正是这样,他才得以改变世界。
规则三:幸福来自于自主力
书中提到有吸引力的工作具有的三个特质,创造力、影响力和自主力。而最重要的就是自主力,试想,如果你所做的工作,没有严格的打卡考勤,每天工作时间全凭自己安排,并且能够创造价值,同时有着不菲的收入,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美好的感受。而如何获得自主力,其实还是归结于获得足够的职场资本,如何让自己掌握稀缺而且有人愿意为你埋单的技能。
规则四:使命感带来意义
本书的行文逻辑是层层递进式的,因此使命感一定不是在步入职场初期的时候形成的。那如何在工作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使命感呢?作者给出的建议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赌”的方式首先将自己的技能扩展到职业的边缘范围,然后再寻求与其他职业的结合之处,从而发现创新点,引发大家的关注,从而获得真正的使命感。
书的最后则是作者对激情思维的再次批判,此时,这一观点已经让人容易接受。并且,它给人的影响是正面和积极的,号召工匠精神,无疑是对世人做好手头工作的一颗定心丸。因此,诚如作者所说,如果当你又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什么梦寐以求的工作,那你就要想想是成为失意的托马斯坐在深山里哭泣?还是10年后,成为一个微笑的、自信的、专注于价值的人?
按照我的惯例,看完一本书后,我总是想要探寻一个更深的问题,那就是掌握了作者这种正确地工作而非正确的工作的理念之后,是否还有其他方面也还有借鉴意义。比如是否也有正确地亲密关系而非正确的亲密关系?是否也有正确地生活方式而非正确的生活方式?希望这些问题能在我学到更多的知识之后有所顿悟。
在本文的最后,我想跳出这本书。谈谈自己的另一个观点。我了解很多人对于这种职业发展、学习方法的书有着一种偏见,认为他们只要用一句话就能总结了,比如这本书,核心观点翻译一下就是好好搬砖别瞎想,似乎并没有什么可读的必要。然而我想说,善于总结固然是好事,但是,当你在总结的时候,其实是不可避免地就损失了很多细节,而这些细节,往往是更加重要的。比如文中提到的非常具体的刻意学习的方法,甚至于细节到每周的时间安排。如果真到了实际生活中,你不能记住这些具体的方法,记得住一句好好搬砖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开始你的阅读吧,让自己做到优秀得不能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