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欣赏

岁月如歌——走近人民教育家于漪(六)

2020-12-13  本文已影响0人  娴雅君

今天在读《岁月如歌》附文中谈家桢老先生为于漪写的《她是人民教师的骄傲》这篇文章时,看到她写的这句话,“于漪老师有句格言‘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记得以前有很多基层老师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都很很不解,都会抱怨地说:“这是哪个没教过学的专家说的吧?让他亲自教教学生就不会这么说了。”

可是当今天看到这句话竟然是出自人民教育家于漪这里时,就免不了一探究竟,她到底是怎么样把良莠不齐的学生教好的。因此也摘录部分例子。

她的教育观:“教书必须教心,教心必先知心。”“知心”不仅仅是了解学生而且是要让学生了解自己,只有学生信任了你,才会对你袒露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于老师用自己的真诚换取了学生的真诚,而只有建立在真诚基础上的师生情谊,才具有不息的生命力。

面对抄袭作业的学生,她是这样做的:

有一次,于漪要初一学生做题为《四季景色图》的作文,许多同学寻章摘句,生吞活剥,抄袭相当严重。对此,于漪没有指责、训斥学生,也没有让学生重写,而是用自己对学生的爱,上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作文讲评课。

她首先面带微笑,感情真挚地说这是一次失败的写景尝试,然后启发大家思考失败的原因,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着,笑着,有的扮着鬼脸道出了原因之所在:“抄!”于漪颔首频频,把自己的笑汇入学生的笑的溪流。

接着,她语重心长地告诉大家:抄袭人家而写的好的文章,像纸花一样,是假的,虽然很美且迷人,但没有生命力。苦学加巧学,写出来的文章像鲜花一样,是真的,它带着晨露,富有生命力。

最后,于漪要求学生学着写一写《秋色老梧桐》,她依然微笑着,诱导学生怎样从形、色、生、态等方面去写秋桐,从与春、夏的比较中去写秋桐。

面对学生的抄袭于漪没有简单指责学生“不该这样”,而是用自己的一片爱心,指导学生“应该怎样”,这正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非常高明的境界。

于漪深有感触地说:“让课堂生活产生持久的魅力,首先在于教师对生活有执着的追求,在课堂中倾注自己的爱。”

面对口齿不清这样缺陷的学生,她是这样做的:

于漪所教的一届学生中,有四个同学口述能力很差,乍看似乎都有口吃的毛病,但经调查发现,病因各不相同,第一个同学是舌头稍短,口齿不清;第二个是独子,父母娇惯,因此停顿多,语言不规范;第三个是幼时模仿口吃者讲话,自己逐渐口吃起来;第四个是思维迟钝,说话结巴。

对这几个差生,于漪没有抛弃他们,歧视他们,而是热情的鼓励他们树立自信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并且采取对症下药,因材施教的措施予以矫正:第一个学生,先从生理上解决,到医院手术治疗,然后耐心地进行说话训练,鼓励他说话的自信心,调动他说话的积极性;

第二个则与家长联系,剖析家庭语言环境的重要意义,请家长说话时注意语句的完整性,规范性;第三个首先鼓励他消除紧张心理情绪,并相信他说得通,说得好,树立必胜的信心;

第四个则着重训练思维的灵敏度,并以鼓励手段指导他想清楚了就说。通过几个阶段的训练,这几个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显著提高,效果很好,从而消除了这类差生“我辈无能,羞于做人”的自卑心理,培育了他们“我辈有用,勇于做人”的自信人格。

面对一个捣蛋鬼的学生,她是这样做的:

有一捣蛋鬼刚到她班时曾对她天真地说:“我妈妈说,我这个捣蛋鬼能考取你们学校,是额头戳破天花板,说我是学不好的,要被老师赶出来的。”的确,这位学生文化基础很差,习惯也很差。

可是于漪,以敏锐的目光发现了他思维活跃,点子多的优点,长善救失,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终于,这位捣蛋鬼的思想、品德、习惯、学业成就,发生了飞跃,考取了大学。她曾将许多“调皮大王”,“捣蛋鬼”培育成才。

面对球迷学生,她的做法:

有个同学是球迷,上课都会情不自禁的来个投篮动作,思想当然开小差,人在课堂,心在操场,作业潦草马虎,责备无用,谈几点要求根本无济于事。

于漪想,关键在要弄清楚这名学生,为什么这么着迷,深入了解才能有良方。球类活动本身是健康的,对男同学的身心发展均有益,需要肯定,鼓励,支持。

因此,他参加比赛于漪老师就助威,并跟学生敞开思想论球、评球,他的心扉也就敞开,他的想法是“学习上我比不过,篮球上我是英雄,把他们踏平。”

于漪老师肯定了他的勇敢,肯定了他的志气,再引导他逐步纠正认识上的偏颇,这样师生共识多了,学生成长就更为健康。

面对偏科的学生,她的做法是:

于漪班上有位男同学学习数学勤奋、刻苦,成绩优异,学到语文,似乎换了一个人,没精打采,随随便便。

于漪一直想弄明白,症结究竟在哪?可他不喜说话,不爱言谈,一问三摇头,正面与他接触,也收不到效果。

有次于漪老师在教说明文,说到数学时,她眼睛突然发亮,耳朵竖起来听。课后,于老师与他讨论学数学的重要,中外数学家的成就,打基础和做贡献的关系,谈着谈着他就进入了不自知的境界:“我爸爸说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舅舅也这么说,将来要走遍天下,现在就要拼命学,”

小小年纪,思想印记如此之深,于是,于老师因势利导:“数学是人生的工具,语文也是人生的工具,都是须臾不能离开,陪伴人的终生。要获得良好的发展,切不可瘸了一条腿,一条腿走路多不方便,怎么飞奔呢?”

他点点头,恍然有所悟。渐渐地,学语文的兴致也来了,上课时,听到兴奋处,她的身体会微微向前,手不自觉的推眼镜框。有时嘴还紧紧咬住笔杆,看到她如此全神贯注,于老师心里也乐开了花。

于漪老师教育学生的这样个案的例子不胜枚举,还有她治理乱班的例子,将乱班里逃课的、打架的、挑衅的学生教育好的例子也有很多。

总之,我看到,在于漪的培养教育下,学生人人都可以得到训练培养,各方面都可以得到发展,即使是后进生,在她满怀爱心的细致关怀和因材施教之下,也可长足进步,迅速成长。

于漪的“立体化施教,全方位育人”的理念与实践都有整体性和普遍性。她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爱,超出我们普通人的想象。

她执着于探寻“教育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人?教师是满足于一个教书匠,还是力争做一个教育家?”并给出“教育就是培养人。教师,首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应该努力争取做个教育家。”的答案。

从而形成了她对语文教学的“教文育人观”。她认为教师就应该去研究学生、激励学生、雕塑学生。因此只要心中有学生,就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岁月如歌》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