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语文课堂是“聊天”、是“阅读”
暑假通过钉钉,我听了一节肖培东老师的“阅读教学”类主题讲座,深受触动,感觉触摸到了“语文”的“核心大门”——品读文字、运用语言。
肖老师反复强调一句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面对朱自清的《匆匆》,肖老师不会急匆匆地拉到“珍惜时间”这个文章主旨上,而是会抓住精彩语句,反复品读,进而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是如何写时间的”,最后再让孩子们试着去仿写;面对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肖老师也不会直奔“母爱”的主题,而是在阅读文段中,引导学生去思考“作者是如何写母亲的”;面对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肖老师还会通过分析语句——“下来吧,孩子”——为何使用“逗号”而不使用“感叹号”,让学生感受——标点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肖老师的课堂,就是这样——紧紧围绕“文本阅读、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展开。
今天,又在肖老师的公众号上读到了“《愚公移山》教学实录”,更感肖老师等语文大师们的课堂风采——就“聊天”、就“阅读”、就是要“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
钱梦龙老师用“你们猜猜我今年多大年纪”打开聊天模式,依次聊出了“且”“公”“叟”等词语的意思,还聊出了移山队伍共有五人;
肖培东老师抓住“愚公的妻子”和“智叟”说话的不同之处展开聊天模式,通过品读“其如…何”“君”“汝”等词句,感受他们对愚公的不同态度,最后让学生分别模拟“愚公妻子”、“智叟”的身份,进一步品读这几句话,深切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 ;
黄厚江老师从“愚公最后把山挖掉了吗?”开始聊,又在“小孩、智叟、愚公妻子再遇挖山成功后的愚公时,会对愚公表达些什么”的设想中,得出“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等寓意。
反思自己的课堂呢?阅读基本为辅,而习题的处理、答题的格式化,几乎成为课堂重头戏。更可怕的是,为了完成课件上设置好的几个问题,自己常常是马不停蹄地“一言堂”,而学生们的文本阅读时间、口头表达训练等都被压缩或搁浅。现在想想,真是把语文给教“变形”了——没有“阅读”的语文课,没有“聊天互动”的语文课,没有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的语文课,其实都是“畸形”的。
决定了,再次深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继续虔诚地跟着大师的课堂,学习上好“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