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非暴力沟通》-不带评论的观察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对大部分人来说,观察他人而不做任何评判、批判或分析是很困难的。从旧习惯中挣脱出来,并有能力熟练地区分观察和评论并不容易。
看到“智力的最高形式”这个小标题时,我首先联想到的是世界上那极少部分的能够解决极难问题的人群的能力等级。然而答案却是“不带评论的观察”,什么意思呢?我们在平时的交流中怎么会去思考我在观察还是在评论?至少于我而言是这样,出于对他人最基本的礼貌和尊重,我会注意不说粗言粗语,不对人发脾气,但我的确是没有想过分析自己是在客观陈述事实还是在主观表达情绪。那么观察和评论的区别是什么呢?
一些言过其实的表达,混淆了观察和评论,这样的表达经常会引发他人的逆反心理,而非慈悲之情。如:总是、永远、经常、很少……
在工作中,面对学生的言行,我会立即判断对或错,然后给予表扬或批评。比如:俩学生发生矛盾,孩子的思维是谁先动手或动嘴就是错的,而我的思维是凡事动手或动嘴都是不对的,不论先后,迫于老师的威严,处理结果往往是孩子不得不道歉然后和好。现在想来,此道歉并非发自内心,此和好也无非是应付老师罢了。我的处理方式来自我自己的价值观,而孩子也有自己的价值观,若是与我不一样也很正常不是吗?他们本就在价值观成形的过程中,而老师正是帮助其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角色。我为什么非要用我的思维去处理与我不一样思维的问题呢?我该怎么做?或许,可以试试这样(个人观点)。首先还是必须关心当事孩子是否受伤,若有先送医,若无则解决问题,不,这不是问题,是了解情况;接着我应该做到不要上来就开始自己的判断,而是应该先听孩子们怎么说,事实上孩子的表达一定是带有情绪的,这完全可以理解,我们也不难从他们的表达中梳理出事情经过,当然“事实”是否如实其实不是首要问题,否则我们又会陷入孩子是否在撒谎的评判中;然后了解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其实孩子往往在诉说了内心的委屈之后悲伤或愤怒的情绪会减缓很多,这个时候可以问一问他们想要什么;再表达我的感受,“老师看到你们这样的相处方式,心里是很难过的。”;最后平静但也应该带一点严肃地提出我的要求(暂且用要求吧)“像这样的情况,你们自己努力后发现还是不能解决的话,可以来和我商量商量。”
非暴力沟通的第一个要素是区分观察和评论。当我们在观察中夹杂着自己的评论时,他人往往会认为我们在批评他们,并因而产生抗拒的心理。非暴力沟通是一种动态的语言,不鼓励人们做静态、一概而论的陈述,而是提倡我们在描述观察时,清楚地说出特定的时间和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