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成人通用)
王爱玲中原焦点团队第706天分享(2020.7.18)
很多朋友有这样的体验,因为某件事自己大发脾气,甚至恶语伤人,严重时还会破坏关系,完成不必要的伤害。冷静下来之后后悔死了。假如你管理不了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极大的。咱们都知道,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想要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父母的榜样作用很大。所以,在这里我介绍一种简单易学的情绪管理步骤,希望能够对你有帮助。
第一步: 人不等于问题,人与事分开。
这个很多心理学书籍都会提及。举个例子,孩子小的时候生气了,脱口而出说的就是:我讨厌你。
这就是在他们的认知里,人与事不分。把某个行为变成了对某个人全部的否定。
老公答应了做某件事,结果忘了做。妻子发发脾气:“你就是懒,成心不想做。”此言一出,老公十有八九气得跳脚。
怎样做到把人和事分开呢?这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态度。我们要看到眼前的人是多面的,丰富的,事情做不好做不到,不等于就是人有问题。
有了这种意识后,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这样回应:“妈妈很爱你,但是妈妈不喜欢你这个行为。”“你讨厌他抢你的玩具。”
“老公我知道你上班很辛苦,但是你希望你能把答应的事多到。”
这样的说法,是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要求,而不是表达自己的情绪多大的糟糕。也可以帮助孩子和他人认识到,大部分情绪针对的都是这个当下的事件,而不是整个人。
第二步: 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很多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的场面:一个孩子被凳子绊倒,或者不小心自己摔倒大哭,爷爷奶奶或者爸爸妈妈马上跑过去抱起大哭的孩子,嘴里喊着:“都是凳子把小宝绊倒了,打它!”然后假装对凳子做出惩罚,孩子会破涕为笑哭声渐止。这是一种典型的让他人为孩子负责的做法。这样做,很容易养成“我的情绪由他人负责”的心理。特别不利于孩子管理自己的情绪。
前些天河南高考考场上因为情绪崩溃的女同学,为发泄自己的情绪,竟然把情绪发泄向素不相识的他人,撕毁他人的考卷。造成恶劣的影响。这些都是典型的“我的情绪由他人负责”心理在作祟。
所以,要从小培养“我的情绪我负责”的心理。具体做法是,当孩子开始逐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后,父母就要开始有意识的让孩子认识到“我的情绪我负责”的概念。
最简单的,孩子大哭生气时,父母不要去说“别哭”,这就是剥夺了责任权。而是尝试说“你好伤心啊,我在这里陪着你”,或者“你看看妈妈能做什么,让你感受好一点”。
在这里需要特别强调一些父母经常会犯的错误。很多父母会脱口而出“都是因为你,妈妈气死了”;或者说“如果你(老公)不天天喝酒,我也不会生气“,“大早上领导一脸阴沉,我一天都情绪低落。”这其实是把自己的情绪责任推给了他人。自己的情绪随着他人起伏不定。作为独立的个人,完全有责任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任其泛滥成灾。
第三步:尝试着表达情绪。
情绪是一种能量,需要有合理的渠道疏通和表达。有人说,情绪就像洪水或火山,越压抑破坏力越大。表达情绪的方式很多,比如运动,听歌,找朋友倾诉,大哭一场,做自己平时不舍得做的事(换个发型,头像,吃顿大餐等),只要让自己舒服的事都可以。情绪只有表达出来,才不会因为积累过多而造成伤害。很多恶性事件的爆发,都是坏情绪积累过多的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就是这个理。
表达情绪还有一种具体的做法——言行一致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如果有了委屈,可以用“陈述事实+此刻自己的感受”的句式表达出来: “你大哭大闹的样子,让我很为难。”“你一整天窝在沙发上打游戏,我看着很不舒服。”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带攻击性和命令,既不让自己压抑情绪,也让孩子或他人知道自己到底怎么了。然后呢,该做什么做什么。表达完了自己舒服了就好,至于他人怎么做,是否愿意改变,都不是必须要关注的。
总之,想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首先父母必须有足够大的容器,把人与事分开,人不等于问题,学会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分清情绪的界限,自己的情绪自己管理,真的遇到孩子有了情绪,帮助孩子找到合理的疏通渠道。父母能够做到理性的表达情绪,而不是情绪的表达,孩子自然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