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时间52 | 曹英汇《无端欢喜》:当我爱你的时候,我怨恨我的
【读书笔记】
《无端欢喜》之一
上学的时候就读过余秀华的诗,那时候她的诗也在网上盛传已久,当然我是通过图书馆一本一本有一本书的排列找到她的书。不对,现在细细想来,应该是从网上认识的,通过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号,而喜欢上的,先是《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给你》《当我爱你的时候》
“当我爱你的时候,你浑身有光。
而我也是美好的,并不是你的光照到了我身上。
当我爱你的时候,这世界温暖而多情,却不是上帝于此刻看见了你我。
当我爱你的时候,我怨恨我的不完美,却更愿意和它和平相处。
我在想如果你也爱我,这世界是不是过于美好,美好到我不敢承受?
如果你也爱我,这人间的果实是不是就能任我们挥霍,而挥霍到无力的时候,我们只能抱彼此哭泣? ”
刚好迎合了我们的少女怀春之情。后来余秀华火遍了大街小巷,网络,电视,媒体,无处不在,你不曾专注,她也映入眼帘。我都没有过多的关注,我想我关注她优美的诗,细腻的感情就够了。另一方面我确实也不想看,因为余秀华确实是有缺陷,这无疑会影响我对她美好的想象。
【读书笔记】
《无端欢喜》之二
真正了解余秀华应该是最近看范俭导演为其拍摄的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生》,标题取自余秀华同名诗篇《摇摇晃晃的人生》,一眼便知是余秀华。看这部纪录片最大的感受就是矛盾与挣扎,我不能说是感同身受,只是会有很多触动,不管是身处的环境,还是爱情,亦或是生活,再加之其灵魂。
《无端欢喜》是余秀华首部散文书,2018年6月首次出版,时值现在我才有幸拿到手里,可以说是我当初盼望已久的书了,当初,就是2018年8,9月份的时候,不知道为何,看完摇摇晃晃的人生,就不曾有过多的期待,幻境破灭?还是理想毁灭。我们总是对别人产生过多的期待,比如说对明星们的爱情,以为的白马王子和灰姑娘,比如说理想的灵魂,当这个理想的灵魂被现实的种种处境缠绕的疲惫不堪,你还能妄想和幻想吗?
我在想也许正是因为余秀华没有得到爱情,所以,她才对爱情抱有过多的幻想和追求,她才会一遍又一遍的歌颂和传唱,才会写出那样触动人心的情话和炙热的爱;
也因为余秀华自己独处的时间,也与自然在一起的时间太长,所以才能写出那些寂寞和孤独,一遍又一遍对着风,对着水,对着芦苇和稻草诉说。
总之,我不信了,也不能说全然不信,只不过不再有上学时的不接地气,多了几分对现实的肯定,也不再期待灰姑娘,是看清现实,接受现状。
【读书笔记】
《无端欢喜》之三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对余秀华的这部纪录片印象深刻,甚至久久不能忘怀呢?或许是因为真实,真实的人生,真实的处境,让我陷入深深的无奈中。
这部记录片拍的很好,不是说你有一个很好的视觉体验,或者灵魂诗人,它更能把你对生活的体验和对生活的认知带进去,结合你的经验,慢慢体味部分的酸甜苦辣,世间百味。
我们生活中的争吵,撕破脸时的尴尬,甚至是与你最爱的人争吵时的丑恶嘴脸,谁难道不曾有过吗?之后的泯然一笑,我依旧笑看风月,不问世俗,因为我得到自己想要的,我就很知足,另外再加上我确实做到了一些事情,至少这些事情能带给我人生的意义和开心,还有我还有追求,即使爱难敌人性,但依旧相信美好。
结合这全部重新看这本书,散文,一篇篇的心路历程,所思所想,无关对错。
这通篇的散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自然居多,一阵风吹过,舒服又温暖。
感受居多,我做这件事情的感受,我此刻的心情,以及我因为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而开心,就静静地开心。
少的是大风大浪的波折,也少了几分职场的斗争,人性的险恶。
那么作者从哪里来感受人性呢?从电影里,从书中,从感受中。
没错作者或者说我们是可以分成这么几种的,有些是靠自己敏锐的感受生活着的,不需要走进浪里淘沙的曲折故事中,接着第三人去感受,去记录。
【读书笔记】
《无端欢喜》之四
结合着作者鲜活的形象,再读文章,确实是不一样的感觉,会刻意的想象作者说这句话的神情和语调,当然有时候也会不自觉的跳出这个影子读。
有不喜欢的地方,当然也会有中意的地方,这就是真实,也是矛盾的地方。不知道这样说贴不贴切,作者可以说的活的很真实的生活,纯粹,连说话都是,明明白白,跟着自己做自己,比如跟妈妈说话的时候,确实上一代的很难理解这代人,又或者说下一代的,我们也无法理解。
人生是为自己活的,也是活给自己看的,做的事情也是为自己做的。但是这样对母亲来说可能是一种伤害,因为对于她们来说,全部的身心都寄托在你的身上,又如何能跟你脱得了干系呢。
散文的作用就是这样的,等你有闲情逸致的时候,等你静下来心的时候,等你欣赏风景的时候,等夜深人静或者微风吹拂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