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简友广场

过不了这关,再拼命你也成功不了

2020-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睡不醒的杨子

文/苏杨子

今天用吃饭和午休前的碎片时间,读了最近比较火的《一年顶十年》,看完我心情复杂。

说说个人感受,内容老生常谈,口语化严重,“哈哈哈哈”太烦人。其他的看完了,也忘得差不多了,我继续吃我的一日三餐,继续睡我的午觉,日子该怎么过依旧怎么过。

如果要挑记忆点,那最精彩的部分一定是自序中的个人经历。虽然我对猫的了解不多,但是人家通过努力让自己从九千块的身家成为了现在的自媒体大咖这点来讲,已经很牛逼了,毕竟这是很多人在做却做不到的事。

剩下的内容以我个人注重写作方面经验来看,有用的、我能记住的只有几点:

1、省时间

2、花钱省时间

3、多舍得花钱投资自己

4、多花钱去接触更广阔的的圈子。

简单的来讲无非是独处时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走在外面时努力向牛人学习,多长见识,处理好与外界的关系。

是不是很惊喜?感觉似曾相识?

我初中就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就知道举例子要有层次,先是个人,然后社会,最后国家乃至全人类;我越来越觉得,如果一个人能用心读好每一本学校发的课本(尤其是语文和思想品德),他不需要学任何多余的方法,只要他想,他就是成功本身,如孙子所说: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也。

十六七岁,我第一次读个人管理养成类的书,当时觉得振奋人心,《20岁应该要知道的事情》,很快我过了20岁了,大部分的事情我还是做不好。市场上到处都是卡耐基的成功学,还有墨菲定律,你能通过书本研究成功人士,接着会发现他们的总结的成功方法大同小异,怎么看谁家的内容都差不多?也因此导致了过多阅读这类书籍产生了抗体,会像被读多了的鸡汤那般使人反感。

为什么这些年越来越反感鸡汤?其实就是曾经你被鼓舞了,被感动了,可是你还是像昨天一样混日子,直到有天发现自己的生活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最后还要反过来让鸡汤背黑锅。

成功基于人对时间的态度,基于个人对一件事的渴望,两者都做好了,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我读过了很多成功学的书,最后的感觉是不如在优酷搜索牛男励志视频,几句简短的英文就足够振奋人心,在自己沮丧颓废的时候十分见效。

人啊,大多的失败是败在了自己,这关过不去,看再多的书,见再牛逼的人,你也还是原来的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