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小说创作精进营中篇小说挑战营

小说创作答疑第一期

2018-05-28  本文已影响280人  一鸣
文 | 一鸣
1. 问:小说当然不同与故事,故事大多平铺直叙,可小说有时好像也需要一些平铺直叙,否则篇幅会拉的太长。怎么看待小说中的平铺直叙?

答:作者所说的“平铺直叙”可以理解为“叙述”。我们在课程当中说到小说的表现手段,小说正文的内容一般可以归类为三种:叙述、对话、描写。所以,不管是故事还是小说,叙述都是必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有一类体裁为“对话小说”全篇内容都是通过对话来完成,这一类作品不在我们这个问题讨论范围之内。)

我们说到小说跟故事的区别可以在“描写”这一点进行判断,但不能说“描写”就是小说的主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叙述”所占的篇幅更多。叙述是为了知道故事的过程,描写是为了代入当时的感受。叙述的作用在于交待信息,也推动故事的发展。叙述跟描写,可以理解为一动一静。

小结一下:小说中的平铺直叙是一种正常的处理手段,而且很必要,缺少平铺直叙的小说并不容易实现。但是,如果通篇都是平铺直叙,作品里面小说的味道就会偏淡,整体感觉会偏向于故事。而加入恰当的描写,小说的味道就容易出来。


2.问: 故事是不是等于小说的大纲

答:大纲有两种写法,一种就是把小说的故事抽取出来,这时候可以理解成 故事=大纲。

还有一种大纲的写法,就是罗列事件。这时候可以理解为:故事是小说的骨架,大纲是故事的骨架。 大纲 < 故事

给大家举一个例子,第一种大纲的写法(这个例子来自 简书作者 白丁一枚 的文章 《 把根留住(目录)》):

农民刘土根一心想生个男孩,生了一个 一个,生了六个女孩,他不甘心刘家无后,还要叫老婆生儿子,不生个儿子不罢休,老婆张秀珍本来强壮的身体,由于隔年就生一个孩子,连续生了六个,营养没跟上,再加上里里外外的劳作,身体早就透支了,刚四十出头就显出老态了,月经也不调了,眼看要绝经了,她也急,土根为了加强老婆的营养,以便生出儿子,去卖血买了人参和葡萄糖给老婆补,果然又怀孕了,如愿在这年冬天生了个儿子。毕竟是上了年纪,身体又亏,孩子满月那天是个雪后初晴的日子,刘土根去商店买鞭炮和酒,叫老大老二两女儿去街上买菜,准备张罗着请亲戚们吃顿满月酒,老三老四去自留地弄蔬菜,张秀珍看天晴,一堆尿布没人洗,就自己撑着虚弱的身体去河埠,头一晕跌下水里,被人发现时,已经淹死了。

用第二种大纲写法对上文进行处理:
土根想生男孩,他老婆身体很差
土根卖血,买营养品给老婆进补
冬天生了一个男孩,土根很高兴
他老婆意外淹死

这两种大纲写法应用场合有所不同,第一种是给读者和编辑看的,要让他们看到故事的完整发展。第二种是作者自己看的,用来辅助写作,写得粗糙也没有关系,自己能看懂就成。


3. 问:感觉写东西节奏掌握不好,每节过度不好,要不就是故事开头挺好的,写着写着没意思了,这个怎么破?

答: 小说连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写完之后分章上传,这一类在章节过渡上就不用太刻意,而且也比较自然。另一种方式就是先划分章节标题,然后一章接一章地写下去,写完就发表。由于事先划分,可能章节之间会留有一些明显的过渡痕迹,需要去协调(比如上一章结尾故意留县念,下一章开头要想着解谜)。通常我考虑的过渡问题并不是章节之间的过渡,而是场景之间的过渡。一个场景可能会占两三章,也可能占半章的内容。场景之间的过渡,一般就是随故事发展,自然切换。我们可以用省略号“……”放在两个场景之间,提示读者“我们现在强行场景切换啦”,这时候我们就不用刻意去想要怎样加上过渡语句。比如下文:
【例子开始】
天君道人轻轻抚摸着寒冷的冰块,仿佛在轻柔地抚摸着冰块之中那一张令人怜惜的脸庞。
“放心吧,不用过多久我就可以帮你报仇了……”
在不远处的一块冰块中封着一个身穿白袍发须雪白的老道人,他的道袍上绣着青龙门特有的花纹。他睁大一双惊恐的眼睛,无力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

醒过来的时候三京以为自己正做梦,要不然,那就是他已经死了。
微凉的风从窗外吹入来,带来满屋淡雅的花香,远处大树在风中轻吟沙沙的歌声。窗台上系着一层薄薄的轻纱,在时缓时急的风轻轻飘荡,又像少女向他挥动嫩白的手臂。
【例子结束】

另外,开头写得很有意思,写着写着就觉得没有意思。很多作者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自己也会。直接原因在于新鲜感消去,没有了创作的快感,写作变成体力活。到了这个阶段一般还得要靠毅力撑过去,不回看之前的内容,不批判自己正在写的东西,先写完再说。如果这个过程真的很辛苦,写不出来,那就休息一下,待自己恢复状态再继续写。这个过程中,转移注意力、运动、阅读 都是不错的调节手段,把自己内心哄舒服了,就更容易恢复状态。


4.问: 我感觉写小说是个很难的过程,不是大纲难,而是通过每一个章节把它写出来很难。就是在写的时候,你需要去想人物此时的状态,此时的心理以及环境描写,但是去写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词汇很少,不知道怎么表达。最关键是我想不到人物此时在干嘛,我不知道人物这时应该在做什么,应该说什么来体现他的性格。我所做的就是通过对话来完成这个情节,这样情节很单,人物性格也不饱满,这是我的难点。

答:我想说,这应该是写作者要经历的一个成长阶段。我曾经也有过类似的感觉。在写作初期,我的词汇量很少,常常觉得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某种状态。最初我写玄幻小说,里面有很多打斗的情节,每一次写到这些地方我都会觉得头痛。不知道要如何去设计那些动作,以及打斗效果。有时候一次打斗会写很久,而且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段时间里,我还没有太大的野心要写出多牛的作品,我就想着先取悦自己再说,如果写出来自己还可以接受,那就不错。接着,写过了几十万字,熬过了好多次这样的写作练习之后,某个时候我突然发现,我对打斗画面不再畏惧了。只要想写,脑袋里就会有画面,偶尔需要再静心细想,但不会像以前那样困难。

回应作者的问题,写作初期,我们关注的往往是故事,也不容易写出小说的味道。我们知道自己身处的阶段,以及接受这个阶段的限制就好。写多了,慢慢会找到写小说的感觉,更容易出画面。当我们对小说人物深入了解之后,一个人在某个场景下的表现,我们不用刻意去设计。随着故事发展下来,人物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会说什么话,到时候会自然知道。人物的动作,说话口吻,内容,都可以用来表现他的性格。

另一个,故事和小说也没有明显的分界线,我们所说的,也就是故事味道浓,或者小说味道浓,在两者之间会有一个朦胧的过渡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作品,也可以很有趣。换句话说,哪怕我们的写作风格尚未成熟,我们依然可以写出好看的作品。我给作者的建议是:当你的写作功力提升之后,你现在所说的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你目前的问题更偏向于缺乏画面感。我认为想象力、画面感 也是一些所谓个人特质,有些人很容易想出画面,有的人则不易。如果练习一段时间之后,你发现这画面想象力确实不是你的长处,你可以试试发掘自己另外的优势,比如行文风格,或者故事情节的精巧反转。写作可以有多种风格,未必一定要靠画面感取胜。另外,你可以多一点想想自己小说里面的人物,尝试多一点了解他们。如果你有一个很熟悉的朋友,你了解她的性格和各种习惯,设想她处于某个你不在场的环境,她被人偷了钱包,这时候她大概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会说什么话,你总能想象出来吧。就以这样的方式,多跟自己的作品人物交流。甚至,你可以将现实中的人物原型代入到小说人物身上,这样你更容易知道人物在小说场景中的表现。


5.问: 小说写作中的场景和对话怎么写,全是臆想吗?

答:这个问题可以参考上一个问题的回答。一般来说都是靠作者想象的,但是也可以通过现实人物说话的方式来代入,作者可以尝试观察身边的熟人,特别是一些性格鲜明的人,看看他们说话时候的动作、语气、神态,加以改编就可以直接应用在小说写作中。


6.问:我现在写着的一个长篇小说,感觉大纲里的故事事件不够丰富,该怎样让故事丰满些?有没有什么技巧或者模式可以临摹?

答:如果觉得事件不够丰富,要看是哪种情况,是事件数量不够,还是事件不够好看。如果事件少了,就多加进一些事件进去,比如发展阶段,原来只有三个事件,你就尝试增加到五个事件。如果是事件不够好看,也就是冲突不够激烈,我们就让事件更“凶猛”,比如对人物造成更严重的打击,他的反抗更为激烈。原来只安排他离家出走,冷静两个星期后回来;后来改成,出走之前还把家里的东西全部打烂,完全失去音讯,一年之后,经受了极大的挫折之后,才回家。

这两种情况也可以组合在一起解决,比如原来是一波两折,我们后来改成一波三折,而且每一“折”都比原来激烈折腾,这也能在事件设计上增加作品的吸引力。


7.问:一个章节里,对话的占比多少比较好?

答:一般来说,我们不需要关注一章里面需要出现多少对话,而是当故事发展需要出现对话的时候,我们就让其自然出现。至于对话要写多长,这一点也没有标准答案,只要自己不觉得太长、太拖沓就好。有一个小技巧可以帮大家避免过长的对话,就是每个人的对话自成一段,这样下来,如果我们一下子写了太长的对话就能一目了然,会有意识进行修正。

举一个例子:
我偷偷望向周莉莉,见她脸上也染上了红云的颜色。

“我明年就要结婚了。李维,明年你会来参加我的婚礼吗?”

“会。”

“你会为我写一本书吗?那会是我最好的结婚礼物。”

“会。”

“谢谢你……”周莉莉又低着头擦泪。


8.问:如果中途对主角人设,职业生活或者场景感受不是特别有把握,该怎样补救。是不是要重新规划,还是有什么可以体验借鉴。比如频临死亡的场景,或者一些专业范畴的场合。

答:这一点我认为要看这些不熟悉的内容在作品中占有多大的比重,如果你要写一部法医相关的小说,解剖分析占了很多内容,那么你就要学习相关的知识,至少知道一些解剖基本知识,写出来的内容才显得专业。如果你写的是侦破类小说,法医相关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在正文中,你可能用一句话带过:“法医看过了,确认不是自杀。”

所以要不要深入研究某些新知识,要看你对它运用到什么程度。比如我写一部关于程序员情爱的小说,我知道他们大概的工作状态就差不多,公司里面分了几个部门,各自怎样配合,他们经常加班,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然后我就掌握的这些信息来设计故事,主要内容还是放在他们的情感纠纷上,比如跟哪个部门的哪个姑娘在工作中接触,私下里感情怎样慢慢深入。但如果我要写一部程序员职场生存的小说,我需要知道他们的管理模式,他们用到哪些技术,开发新产品遇到了什么麻烦,又怎样去解决。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对程序员这一行有深入的了解。

有的东西我们上网搜资料,或者买一些书就能获得一些系统性的知识,写出来会显得专业。但有些东西,如果不是这个领域内的达人,是没有办法写出让人认可的效果。所以,在写到相关情节之前,我们先想想,我们要写得多深,能不能避开我不熟悉的地方。如果我就是决定要着重写自己不熟悉的,我要写出完全真实的内容,还是写出“唬人”的效果?如果写一本算命奇才的小说,看一堆算命书,从中找几个案例改编,就能达到“唬人”的效果。如果要写一个外科奇才的小说,没有相关医学背景,即使看了一些医书,知道一些术语,也很难无中生有写出一次真实的手术全过程。

对这个问题,我建议大家写自己能驾驭的。如果通过学习能够驾驭,就写。如果通过学习也不能驾驭,就避开讲求专业性的内容。


9.问:写小说就像自己亲身经历过这个故事一样,要把感情放在角色身上,去感知和体验。是不是这样才能有共鸣,写出来才有感情。

答: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是最好的,这样感情真实,也更容易打动读者。但有时候小说环境跟我们现实环境有差别,小说里的场景我们未必经历过,我们可以用现实中的近似感受去代入。比如我们写武侠小说,主人公被人追杀,在某个时候感到非常孤独难过,我们可以把自己在现实中感受到的孤独感觉写进去。又比如,主人公跟女主离别,那种难过的心情我们可以用自己失恋的感觉去代入。如果有些感觉自己实在没有经历过,那就尝试在我们看过的书,看过的电影电视的相似情节中去寻找那种感觉,然后融入自己的理解去代入。如果实在没有这样的经历,也没有看过相关的书,那只能靠想象,这时候只要不出现明显的违和,读者还是会认可的。


10.问:我的问题是小说总写不长,只能写一万多字,感觉故事就讲完了,只好结束,怎样把故事写长,写出中篇或长篇来?

答:首先要看自己的故事规模,如果故事过程本身就不长,那么以小说的形式也最多写到一万多字,那么就让它自然结束好了。这种情况下,要想写长,就增加事件。将“一波二折”写到“一波四折”,事件多了,自然就容易写长。

如果在写法上偏重于故事,环境描写、心理描写 相关的内容比较少,那是写作手法和写作习惯上的问题,这时候有意识向小说的方向去改进就好。我自己在写作初期写的作品不像小说,更偏向于故事,第一部作品写了两万多字,第二部三万多,第三部接近五万,第四部就写到十八万,持续创作慢慢地找到写小说的感觉。前几次的小说训练营我看到的情况也差不多,一些作者在开头写得比较紧,只写出了故事的骨架,到了中后期就放开来,在故事的基础上会添加上环境描写,心理描写,节奏也放缓下来,不像开头“匆忙赶着要完结”的状态。


11.问:长篇连载,用倒叙好不好?

答:可以用倒叙,但是倒叙部分的内容不宜太长,只要引起读者注意就好。倒叙部分写得太长,读者看了半天,突然又转回原来正常的时间线,他们会容易混乱,也可能会郁闷:之前追了那么久的内容“打酱油”去了?


12.问:本来有大纲,可是写着写着不受控制了怎么办?

答:这种情况下,要看你后来想到故事会不会比原来的好。事实上,大纲只是我们对故事初步定下的设想,它的意义在于:故事写得再差,也就是这个样子啦。后来当我们开始写正文,慢慢理清故事的走向,慢慢熟悉小说人物的个性,我们一定会想到更好的点子,这个时候用更好的点子去代替原来的点子是很正常的。

所以,对这个问题我的建议是:写大纲的时候,首先要能设计一个好故事,哪怕最坏的情况,这也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故事。在写作过程中,如果有更好的点子,就换掉大纲上的点子,故事按新的点子来写。如果发现自己写偏了,而且效果不如原来大纲,那就狠心兜回来。如果实在兜不回来了,推翻原来的大纲,根据目前的故事发展重新再定新版本的大纲,要确保后来的版本也是一个好故事,要不然推翻大纲就没意义了。


13.问: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文笔呢?我知道要多看名著,慢慢积累,多多练习,可有没有什么更快捷一定的方法呢?毕竟,我不可能再回去重新学文学了呀。

答: 一个常用的方法是模仿,不一定要看名著,而是根据自己喜欢的文风来选小说。读小说的过程中注重去感受这种文字风格,是幽默风趣,还是用词优雅。写作之前可以先读半小时,让自己习惯这种气氛,然后在写作过程中尝试写出这种感觉。当我们有意识去感受别人的文风,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容易看到效果。而且我也建议,如果到了某个时候自己写不出来了,去看看别人的作品也容易激发灵感。不过是小说情节可以带来刺激,文风也很容易达到刺激效果,当我看到一些幽默搞笑的文字,我很容易蠢蠢欲动,心想着自己能写出更恶俗的效果,进而就有写作的欲望。


14. 问:老师昨天讲到小说的正文即文笔的体现,对于写作小白提高文笔质量无非就两种途径,一是多练,二是多积累。老师有没有推荐我们阅读的文章或是小说。

答:我建议大家选自己喜欢的文风,没有哪一种更好。任何一种风格写到成熟极致了,就会有个人特色,也会有吸引力。比如言词优雅的古风,搞笑的幽默文风,都能吸引读者。

在我写作过程中,当我想写轻灵文风时,刘亮程的散文对我影响比较大。后来当我想写不正经的文风,宋小君的文章给了我启发。


15.问:呈现一个人的性格或者想法从哪些方面下手比较直接,心理环境或者对话

答:如果是第一人称来写,对“我”的性格想法营造,用心理描写是最容易达成效果,这也是第一人称最大的优势。如果是第一人称写其他人,对话,动作,表情都可以用来表现一个人的性格。

如果是用第三人称来写,同样可以用对话、动作、表情来表现。对话中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语气,或者一些口头禅。动作和表情也是这样,可以表现出粗鲁还是温柔,谨慎或是冒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