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是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加书香澜梦第142期“门”专题活动。
“有的人的羽翼是如此光辉,即使世界上最黑暗,也无法长久地将他的光芒熄灭!”有没有人记得这句经典台词?
这就是获得豆瓣高评9.7分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的台词,此部影片获得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第52届金球奖。每个情绪低落,遭遇人生低谷的人都适合来看看这部电影。
《肖申克的救赎》讲的是一位因冤案入狱的年轻银行家在牢中如何追寻自由的故事。
我已经是第三次来看这部影片,每次看完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但相同的感受就是:才华、毅力两样,是任何人在任何境况下得到自由的最佳通途。
影片中的年轻银行家安迪,凭着对银行财务知识的精通,在狱中,不仅为自己赢得了生命的安全、些许的自由,更为狱友争取到了物质、精神上的利益。安迪本来想通过小头证人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无辜,但虚伪的狱长派人把证人小偷灭了。安迪不得不行动利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最后彻底击败残暴、阴险的狱长,并且使自己获得物质上的自由。
另一方面,看看那六年每周不懈的申请信、N年每周两封的申请信、用那“600年也挖不出隧道”的石斧日日不懈掘出的隧道、雷电声中用石块砸破的下水管道、边呕吐边匍匐爬过的500吗长的的恶臭的下水道……这一切无不深深刻画一个词:毅力。
任何一个人,想要最后获得蓝天白云下的自由,一定一定要具备这两样的--过人的才华、坚韧的毅力。
经典的电影之所以经典,因为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让你从不同的角度来欣赏希望的美好。《肖申克的救赎》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让我觉得电影改编和小说原著一样精彩的作品。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它们;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瑞德的这句独白,道出了肖申克监狱最深刻的隐喻:门,既是物理的禁锢,也是精神的牢笼。
在弗兰克·德拉邦特的这部经典电影中,“门”的意象贯穿始终,从厚重的铁栅栏到隐蔽的逃生通道,从典狱长的办公室到囚徒的内心世界,每一扇门都承载着不同的意义。本文将深入剖析《肖申克的救赎》中“门”的象征,解读自由、绝望与希望的关键符号。
在电影的开场,安迪·杜佛兰站在法庭上,被判处无期徒刑。随后,镜头是肖申克的大门——一扇锈迹斑斑、缓缓关闭的铁栅栏门,伴随着沉重的金属撞击声。这扇门的关闭,不仅意味着安迪肉身的囚禁,更象征着他作为“自由人”的社会身份被彻底剥夺。正如瑞德所言:“肖申克里的第一个夜晚最难熬,那扇门关上后,你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完蛋了。”
瑞德经历了三次假释听证会,前两次他机械地回答:“我已完全改造。”但第三次,当他终于说出“我不在乎了”时,他才真正获得假释。这象征着,只有当一个人不再被体制化的思维束缚,才能真正走出心理的牢门。
高墙囚禁了人的日常行动。每天清晨被狱警打开,夜晚被锁上。这扇门的重复开合,代表着监狱生活的机械性,也是“体制化”的具象化体现。老布在监狱里度过了五十年,当他最终获得假释时,却因无法适应外界而选择自杀。他在遗言中写道:“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快,我像个局外人。”老布的悲剧表明,当一个人习惯了被门禁锢,自由反而成了恐惧的源头,无法适应自由新奇的环境。
再看典狱长是权力的象征。典狱长的办公室有一扇厚重的橡木门,上面刻着“他的审判即将来临,且必速速降临”。这扇门象征着权力的虚伪与封闭性——诺顿用圣经伪装自己的虚假腐败,用冷血铁腕统治囚犯,却最终被自己的贪婪反噬。当安迪最终越狱并揭发他的罪行时,这扇门被警方撞开,暗示着权力系统的崩塌。
影片的震撼人心是那条长长的通往自由的隐秘通道。当海报出现的隧道,是希望,是美好的未来。
“希望是好事,也许是最好的事,好的事从不会逝去。”安迪的这句话,正是他计划的核心。在长达19年的时间里,他用一把小石锤在牢房的墙壁上凿出一条隧道,而洞口被一张巨大的丽塔·海华丝海报遮挡。这扇“隐形的门”既是物理的逃生通道,也是希望的象征——当其他囚犯早已放弃对自由的幻想时,安迪始终相信“有些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羽毛太耀眼。”
安迪是怎样走过下水道?他能重获新生,是他爬过500码长的恶臭下水道,最终在暴雨中挣脱而出。当他推开下水道的铁栅栏门,仰天怒吼时,这一画面成为电影最震撼的瞬间。这扇门不仅是肖申克的边界,更是安迪灵魂的洗礼之门——他必须穿越最肮脏的黑暗,才能抵达纯净的自由。
影片中的图书馆,是囚徒获取精神自由的门。自由不在远方,而在每个人的心中。安迪锁上门,在监狱的播音间播放《费加罗的婚礼》时,音乐穿透了监狱的高墙 ,那个场景中,监狱安静了,所有的人都抬头凝视,静静聆听从高楼喇叭中传出来活跃在上空的美妙音乐,简直是太神奇了。
还有当安迪凭借自己的智慧为瑞德等人争取来修房顶劳作的机会,在午后的微风中,借着啤酒安静地坐在楼顶吹风,那画面美入骨髓。
安迪在监狱中图书馆,坚持写信,获取图书馆经费和捐赠的大量书籍报纸,让囚犯们能够阅读、学习。让知识,让外面日新月异的变化成为囚犯们了解现实之门。
当雷电劈开圣经扉页的刹那,污水管道的血污里开出了鸢尾花。那个墨西哥海岸的约定不是谎言,是囚徒用月光编织的绳梯,每个绳结都系着太平洋咸涩的潮汐。
有的鸟注定属于天空,安迪游向暴雨的姿态,当他撕开雨幕的瞬间,整个太平洋都听见了,人类心脏深处亘古回荡的潮声。
我们看见自己正从冰川纪的冻土里抽芽,而安迪的锤子,不过是春天叩击冻土的第一声心跳。
电影的结尾,镜头定格在蔚蓝的海岸,没有围墙,没有铁门,只有无尽的自由。安迪说:“希望你能来到这里,看看太平洋的海水,像我梦中一样蓝。”这象征着真正的自由,是心灵不再被任何“门”所束缚。
《肖申克的救赎》是救赎之翼,也是自由之门。
安迪用19年的时间凿穿墙壁,瑞德用40年的时间打开心锁,而老布则永远困在了自己的心理牢笼中。这部电影告诉我们,高墙铁门不是人生希望的毁灭,而是放弃希望的内心。正如安迪所说:“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而真正的救赎,在于找到那扇属于自己的门,并勇敢地推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