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个叫《戏精的诞生》的综艺,最近很火?
每个行业的戏精比例差不多,曝光率最高的职业,是演员。最近断断续续看了一些《演员的诞生》。
诞没诞生不好说,蛋疼是真实的。
把这档节目当成综艺,它不够娱乐;当成严肃的选拔,它又不够认真。
纵使国际章再接再厉,把一票流量艺人全部骂成猪头,我也不觉得《演员的诞生》能够真的对国内演员的表演起到一点积极的作用。
倒不如,第二季改名叫《戏精的诞生》。

首先是模式,选取某部影片的一个桥段,两两PK。
哎哟喂,完美诠释什么是尬演!
任凭演技再高超,生拉硬拽到破碎的剧情里面,都难逃扑街的命运。
不是说没表情等于没演技。去年奥斯卡男主角小金人获得者卡西·阿弗莱克,就是以《海边的曼彻斯特》中,几乎全程面瘫的表演,征服了评委。

当时正经历苦逼人生的卡西,饰演苦逼男主角,这种苦透的感觉,大众不得不服。
为什么?因为合理。
人物的塑造,感情线,心理活动,都是有前因后果的。跟着故事走,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展,表演不能超越整个故事的逻辑,才是好表演。
但是节目里的那些嘉宾,因为想赢,想展示自己,统统都在无稽的片段里,用力展示自己,过犹不及。
于是我们看到了下面这样的表演

这样的

又是这样的

还是这样的

张牙舞爪,惊心动魄,一个个只顾自己入戏的戏精。
其实所有嘉宾都应该庆幸马景涛没来,不然冠军没悬念了。

“刀的真意不在于杀,而在于藏”这是《一代宗师》中宫二的爹,宫宝森的台词。
演技也同理。
评委之一的章子怡不可能不懂。因为她正是凭借宫二的角色,狂扫当年所有华语片重要颁奖典礼,夺得八个影后头衔。

在《一代宗师》的制作过程中,章子怡从前期练功到最后拍摄完成,整整三年时间。成片中全程把所有感情收敛着,毫无疑问,她就是宫二。
影帝影后从来不是单一个人的表演,而是需要故事场景配角配乐镜头的结合。
说到底演技是服务于剧情的,剧情现在都是残缺没有逻辑的,又如何评定演技高低?
所以啊,简单点,说话的方式简单点。

另外一个可恨之处,是部分评委的点评。
拿上周郑昊对欧阳娜娜的那段表演来说。
讲道理,两个人都不好,因为故事不行。表演前郑昊也说了:“这段剧情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需要用演技去弥补。”

话是没错,可是也体现了老艺术家郑昊的淳朴天真。说这话之前,也不看看演对手戏的是谁?欧阳娜娜不给你捅娄子已经是谢天谢地了,还指望她和你一起用演技去弥补?
然而,投票表决的时候。现场一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全部力挺欧阳娜娜。理由是“她是一张白纸”,“郑昊演的太好,欺负新人”,“戏霸”。

在逗我玩吗?
我也是白纸,所以换我上场,我也能赢过郑昊?
郑昊是不红,毕竟业务能力摆在那儿,不带这么欺负老实人的吧?
哪里没流量,脏水就往哪里泼?
好演员凭什么要遭受戏精评审的侮辱?

当然这个节目,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的,积极的方面就是对于演员技巧的指正。
确实,老百姓平日晚间8点档被面瘫荼毒太久,无奈他们总有非常多的粉丝。粉丝把偶像负值的演技吹上天,再贡献流量,偶像借此占据更多资源,再接更多戏。形成了越是没演技,我们就越是避之不及的恶性循环。

怎么办?
谁不想骂这些渣演员,偏偏限制我们谩骂的不是修养,是词汇量。
和粉丝的对峙基本上是:
“面瘫!”
- “我家偶像的内心戏你不懂。”,
“僵硬!”
- “我家偶像的眼神里面都是戏。”
“台词雷!”
- “剧本拖了我家偶像的后腿。”
这种苍白无力,无异于脑残粉洗白时常说的“你知道***有多努力吗?”
所以感谢节目在点评的时候,偶尔说出了很多专业性的东西和痛批了某些演员。
然后,我们又学会了另外一个衡量表演水平的词汇——信念感。
再然后呢?没然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