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特辑芳草集谈天说地

说聚散

2022-10-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不负此生

父母今天去弟弟家了。早上九点多钟,弟弟开车来接走了。

他们前两天打电话就说好了的。我倒是想留他们多住一些日子的,可他们执意要走,我也无法,就不再劝了。

他们国庆节那天来的,到今天,只呆了不足半个月。

去年来了也没呆多久,大约一个月。去年的前一年呆得长久些,有一两个月吧。

他们晕车,我们又离得远,弟弟车开得够快,不堵车,也要两三个小时。因此,他们一年也就来过一两次。

他们都七十多岁了,我本想与他们多呆些时间,无奈,各自都想呆在自己的家里,不想多走动。又加上这四处肆虐的病毒,弄得人心惶惶的,就更不想走动了。

也罢,就随各自的心意好了!

这世上有聚就有散。人们通常都想聚,可散才是常态。

人与人呆在一起久了,容易生情,也容易生厌。要不,咋会有“小别胜新婚”这一说?夫妻之间如此,其他人之间也是如此。

太近了太甜了会腻,太疏远了,又感觉不到彼此之间的温度,还是疏密有间好一点。

有人说,父母与成年子女之间,需要保持一碗汤的距离。我看就很好,十分赞同。

所谓一碗汤的距离,即是指这距离刚好够端一碗汤给对方喝而不凉不烫。这样,既能互相守护,又不至于打扰到对方。

虽然曾同在一个家庭里生活多年,可是,子女们长大了,他们与父母之间因为年龄、受教育程度和人生际遇不一样,心境和生活习惯会有很大的差异,硬要挤在一起长久生活,很容易不适应,甚至起矛盾。何苦呢?

如果分开,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和生活习惯生活,必定心里会畅快许多。这样,岂不皆大欢喜?

所以呀!我的父母来我这里玩,我高兴;他们回自己家里去了,我也高兴。为什么不呢?

这世界上,最不容忽视的,是“我高兴!”。

心情好了,可以苦中作乐;心情不好,每天锦衣玉食也煎熬。而煎熬久了,容易生病。现今那么多因为心情不好而生的病,难道不值得警惕和重视吗?

作为子女,为父母养老,应尽之责。无疑,养身很重要,实际上,养心更重要。

尊重父母的选择,就是养心。

我作为孝女,又蒙他们的厚爱,受了较良好的教育。自然,我是不会冥顽不化地认为,父母与子女天天呆在一起才是正确的。

只要利己利人,这样的选择,我是完全支持的。

因此,我与父母之间,聚好,散也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