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读茶第三季——读八十年代慈头有感
2020-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妙圆
今日周三茶荟,非常时期,上限五席,与老茶友数月不见,再度重逢,倍感亲切,互至问侯,寥寥数语,便止语读茶,两泡“慈”字茶,一泡两千慈兰印,一泡八十年代慈头,甚妙……
人少,场很快静定下来,时间静静流淌,第一泡结束时,茶友尺八助场,很是默契。

第二泡茶大家都很期待,八十年代慈头茶,原名佛头茶,一粒六斤,形似佛头,是专为供佛而制,故而得名,师父云游时得此茶后改名慈头茶,我想是有寓意老茶慈悲济世,供养众生之意吧,今年一月茶到大理,和众学员行开茶之礼后开醒至于罐中呈于佛龛之上,如今已整整四月有余,还依稀记得初遇此茶时,他尚有一丝青涩,茶汤发青,若不是那沉稳而有力的茶气,我差点以为他是九十年代的青壮年,现在想来应是一直干仓存放,从未开箱,转换极慢又刚刚开启的原故,四个月的时间,他会变成什么样子,心中甚为期待……

一出汤,我便知他已华丽转身,果然,茶气厚重且温润,从腹部迅速向周身漫延,一丝青气早已荡然无存,绽放出他本该有的样子,再次想起师父的教导,所有外向皆不可做为评判茶之标准,色香味皆可以现代工艺调配出来,唯有古树茶之能量反映在身体的感受是最真实的,茶如此,识人不也是如此吗……


两泡茶众人皆大欢喜,用一位新茶友的话说,打嗝,排气,打哈欠,流眼泪都经历了,舒服!
两位新学员相继发来今天习茶的心得,其中有一位因为家里停电,还跑到另一位家里去完成今日的功课,甚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坚持下来,必有所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