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读书与假读书
郑重声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写的这个题目也许会引起读者的误会,如果只看标题,会误会我在标榜自己在真读书,批评别人在假读书。我没有这么蠢。我这是在说我自己。
我以前也非常羡慕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几乎每个年初都制定计划,发誓一年要读多少本书。最终没有一年实现了目标。目标没有实现,总是怪自己没有恒心,怕吃苦。
去年(2022年)那几个月,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老师不用到学校上班,在家上网课。这样课余时间相对就多了。我窝在家里,一周时间读完了周岭的两本书《认知觉醒》与《认知驱动》,这是两本纸质的书。除了翻书时闻着墨香的惬意,我一下子懂得了为什么我每年的读书计划都不能完成。因为我的读书目标不明确,从而不能深入到书中去领会作者要表达的精髓。
换一种说法,年初,我列了书单,比如25本书,然后开始一本一本读。读了这些书我一定也能增长一些知识,但是,这些知识也必然是似是而非,不准确,不牢固的。这样读了几本以后必然会产生倦怠,开始时,还会坚持,但不会很久就会一拿到书就打瞌睡。然后,计划就不了了之了。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告诉我们,要想改变自我,提高自我,必须要多读书。读书对我们来说就是知识的输入。有输入,就要有输出。只有输入,没有输出,输入的质量无法把握,这种输入也难以持续。相反,没有输入,只有输出,迟早会江郎才尽。读书是输入,读到什么程度,没有衡量的标准。必须要有输出,才能检验出输入的质量。输出有多种形式,你可以根据读过的书写成文章,发表出来。现在是自媒体时代,发表是最容易的事情,朋友圈,公众号,QQ空间,或者向一些报刊社或新媒体投稿等。也可以讲给别人听。如果你是领导,开会时,你能把你读书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工作,那你的领导水平会获得很大的提高。如果你是导游,你把你读书学到的东西运用于工作,那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深受游客欢迎的导游。
如果我们能根据输出来定输入,那你输入的质量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拿读书来说,作家二月河不是历史学家,他写的帝王系列长篇历史小说,深受读者欢迎,也得到了历史学界高度肯定。他是怎么做到的。读书啊!写清朝历史小说,就需要了解清朝的历史,越详细越好。二月河读了多少本书,他没有说,我估计,不会是三本,也不会是三十本,可能会有三百本。那么他读这三百本书会感到累吗?会产生倦怠吗,绝对不会。因为他写小说需要这些知识,他会如饥似渴地用最短的时间读完这些书。
自从在周岭这里获得了启发,我就不会在新年时起念,要读多少本书。我会给自己近期制定一个目标,比如每天写一千字。然后,根据自己要写的内容,寻找相关的书籍来读。这样做,根本不需要用意志力来控制自己读书,读书变成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变得如饥似渴。算一算,刚刚过去的一周,我读了35万字,平均下来一天阅读5万字,而且一点不觉得累,反而觉得十分愉快。
有人说,要想在短时间内找到大量想要读的书会不会很难?我看其实也不难。我的一个网友跟我分享了他找书的方法,“微信读书”a p p基本可以满足你的一般要求。
我觉得我现在是在真读书。
(今天早上乘着大雾开车出门办事,晚上5点才回家,原来计划要写的文章没了头绪,日更又不能中断,只好写下这篇应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