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分享 | 教你泡好喝懂一杯中国茶
茶亦醉人何必酒。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源远流长。神农尝百草,日遇72毒,得荼而解之。
茶,以药用价值被发现,后经历了熟吃当菜,烹煮饮用,一直到今天的冲泡品饮。
那么,就让我们从中国茶的基本分类说起吧:
茶叶按照不同的加工工艺分为:不分酵的绿茶,微发酵的白茶和黄茶,半发酵的青茶(乌龙茶,岩茶),全发酵的红茶和后发酵的黑茶。
具体加工工艺如下:
绿茶:摊放→杀青→揉捻→干燥 (发酵度)0
白茶:萎凋→干燥 (发酵度)小于或等于10%
黄茶:摊放→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发酵度)小于或等于20%
青茶: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包揉)→干燥(发酵度) 小于或等于30-60%
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发酵度) 小于或等于90%
黑茶:摊放→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后发酵(发酵度)小于或等于100%
针对不同的茶类,我们需要不同的冲泡方法。冲泡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泡茶需要掌握的三大要素:
1. 水温
水温:水温指的是水与茶相遇时的温度,它会影响物质溶解速度和香气的挥发。
一般情况下,原料越嫩,水温越低:
绿茶、黄茶80- 85℃
红茶、白茶90℃左右(老白茶、寿眉等可用沸水或煮饮)
乌龙茶、黑茶 95℃以上
2. 冲泡时间
时间:影响茶汤的浓度。
红茶、绿茶、黄茶头泡30-50s,第二泡短,之后逐渐延长;
白茶头泡60-80s;
乌龙茶头泡1min 左右,第二泡只需20s,之后每泡延长15s。
3. 茶水比
茶水比会影响茶汤的浓度。一般情况下,乌龙茶、黑茶 茶水比是1:25 (即1克茶需要25毫升的水)其它茶类1:50。
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看茶泡茶,看人泡茶,看时泡茶,看季泡茶;努力做到因人制宜,扬长避短,灵活把握,反复实践。
下面,我们再来了解一下日常生活泡茶流程:
1备具 2温具 3投茶 4温润泡 5冲泡 6出汤 7奉茶(品饮)七分满 8收具
当一杯茶汤摆在眼前,需要我们调动五官,用心来品鉴:
眼看:茶叶外形和汤色:外形匀整,茶汤色泽清澈明亮是高品级茶的表现。
耳听:音乐声 器具声 各种水声(煮水声,注水声,出汤声)
比如宋朝用瓶煮水,难以候视,苏东坡曾在《试院煎茶》中曰:
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这情景和意境,单听听,就趣意盎然。
鼻闻:各种香气(如干茶香 汤前香 汤香 叶底冷香等)
舌尝:滋味:品尝前漱口 最佳品饮温度为45-55度 三口为品。
身体:呈放松状态。全身心投入,全然放下,才能真正体会一杯茶中的妙趣。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六大茶类的基本贮藏条件:
1.不发酵的绿茶类、发酵焙火较轻的乌龙茶(例如闽南乌龙,包种茶)以及原料较细嫩的黄茶等。
密闭,冷藏或冰冻,无异味
2. 武夷岩茶、浓香型铁观音、黄大茶等重焙火的茶。
密闭、干燥、常温、无异味,可以定时焙火
3. 已经经过发酵,品质较为稳定的红茶类。
密闭、干燥、常温、无异味
4. 黑茶类和白茶类:阴凉、通风、干燥、无异味。
作家林清玄说过:人生需要准备的,不是昂贵的茶,而是喝茶的心情。
择一午后,爱茶的您,用心为自己或亲朋好友泡上一杯暖暖的中国茶吧。
在茶中静心,在茶中修身,在茶中照见自己,在茶中享受生命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