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几点感悟
今年和我合作项目的同事是一个旧时相识的朋友,查理斯先生。
其实不算是我朋友。他和我家大哥原来合作过项目,所以和我也认识。相识多年没有多的来往,直到今年第一次合作。
几个月下来,我发现查理斯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不管大事小事都要焦虑。可想而知他日常的工作状态就是永远在忙,电话不断,邮件满天飞。他很辛苦,可我觉得工作效率并不高。
我观察他的工作方式,看出了很多问题需要更正。总结出来,提醒自己。
一,充分调动资源,让该做这件事的人去做,而不是自己冲锋。自己冲上去固然很勇猛,有担当,但术业有专攻,不是你的领域你硬上,很可能事倍功半,甚至犯错误。一旦出现错误,整个团队都跟着受累,要一起去矫正。
二,该放手的事就放手。如果凡事不信任别人去做,对团队的士气其实是一种伤害。要合作,激发出队员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事无巨细地告诉别人该怎么做。大多数时候,你只要说清楚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队员自己就会利用专业技能提供解决方案。你不需要叮嘱一二三四五几个步骤,每一步要做一二三条。
三,专注于重点和关键。调动了资源,又懂得放手,那自己才有精力关注重点、难点,真正发挥你这个职能的作用。眉毛胡子一把抓是不可取的,看似做了很多事,其实大可不必。真正需要你的不是这些细节小事。
四,尽量不要打破流程。我对这点感触特别深。流程是各团队在长期的实践和磨合中达成的工作方式,因为实践出真知,大多数流程都是稳妥可靠的。又因为长期执行,所以各个环节的操作都很熟练。一般情况下都应该遵循流程,反而效率最高,队员也不会持有异议。如果经常试图打破流程,请各个环节的人“特殊支持”,很容易漏掉某个检查点而导致出错,也容易使队员心生不满。
今天我就遇到类似问题。查理斯一上午都在试图打破流程,本来要三个人合作完成的事,他希望加速,所以直接跳过第一和第二人,找到第三人“特殊支持”。
第三人不确定查理斯给的数据对不对,因为每次都是第一人发需求,第二人检查,之后数据才传给他执行报表。
于是第三人找到第一人和第二人,请他们“特殊支持”,检查数据。第二人就是我了,一眼看出数据不对,很不高兴。
对事不对人,我找到查理斯,先指出他数据错误。查理斯不相信,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是怎样怎样手工计算,不可能出错。我都不说什么,直接登录内网给他看系统数据。果然他错了。我给他分析出问题症结,他恍然大悟。
我接下去给他讲流程。如果他先找第一人,只需告诉第一人他想要的结果,第一人会十分熟练地查出正确数据,提交到我这里检查。我也只需要一分钟就能检查好,然后通知第三人执行。整个流程也就十分钟的事,被他打破以后,却花了半个小时还没完成,而且第一二三人都感到困扰。
写作课作业Day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