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风景你何曾领略......
作者 | 安晚
来源 |悠悠鹿鸣(wl137561)
对于文科生或者数学不太好的人可能不是很愿意提及她(她,当然指代数学),不过对于她,我们可能会有一些误解。
牛逼的工业时代创建了美好的图景,有复杂的交通网络、充满美感的一些地标建筑、看似神秘而火热的IT技术等;这些东西都是这个时代引以为傲的产物,而对于这些,数学却是在底层支持了上面的美好。她就好比是参天大树最粗壮的根系,深深植入大地之中。
一栋风格别致的高楼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学建模的计算和反复验证,IT技术的核心算法就是关于一堆数学和逻辑问题的研究。谷歌公司做出的阿尔法go和无人汽车都是站在数学的肩膀上进行架构的;而苹果公司的软件也是将数学的能量催发到接近极致。在古代一些高智商且比较有钱的家伙窥探到一些数学的美妙之后感觉是爽极了,他们对她进行大量的讴歌和赞美,因为她是显得那么的冷静和沉默,静静等等着我们去发现和探索,在她那深邃的美眸中透露出的是一种理智和智慧,丝毫不会夹杂着偏爱和私情。
毫无疑问,数学学的好是高智商的代名词,听闻大量的IT界大神都有着数学高手或者数学大师的深厚功底。曾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用一半的时间结束一场高等数学的考试,而成绩却能名列前三,这样的牛逼本事可能不是通过后天的修炼可以达到的。显然天赋异禀的人群对于学习和了解她,比一般的人要轻松和愉快的多。要是智商平平而立志想做一名数学家,那么他的路将特别艰辛。
有一次在亲戚家做客,他们家的孩子让我帮着辅导数学题,同时小孩告诉我,小学时感觉数学很简单,可是到了初中就感觉吃力了。小学都是一些固定的加加减减什么的,很简单,到了中学发现数学开始变得不那么容易理解了,有些古怪!
我当时并没有想出能圆满解释的话,等事后我回忆起我曾经的经历,或许是这样的吧:其实之所以会这样,关键就是到了初中我们仍然没有数学思想,一味用小学数学的静态眼光开看待她;小学的数学只要你集中注意力,用力计算就好,可是初中的题,你正面强攻是不行的,多数题需要“迂回包抄”,使用一些巧妙的办法,从侧面进行化解。我想数学之所以美,就是她不喜欢你的粗鲁,她不喜欢你用小板凳砸核桃的那种蛮力去行事;她希望你用以进为退的哲学思想,她希望你有含情脉脉而略带智慧的目光看待她。每当我们绞尽脑汁,终于巧妙的解开了一个题的时候,那种兴奋感是无与伦比的;同时你会发现,你解题的办法似乎隐藏着某些哲学理念。很巧的是,哲学发展过程中,就有不少的大师以数学为背景的前提来延伸自己的哲学思想和构架自己的哲学体系
在古老的欧洲,那些窥探到她美貌的家伙在啧啧惊叹之余想用她来解释整个世界。虽然用现代的眼光回看当时,显得有些机械和粗浅,不过数学的确是构成这个万千世界的基础,没有她的指导,我们可能不会走到当下繁荣的一步的。
人工智能这个词儿火了很多年了,不过想要达到这个高深的境界,可能还是道远而任重的。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大多只能一些复杂的数学和逻辑的计算和加快计算的速度;想要让机器有”思想“、有灵感、有”第六感“,我们对此显得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而大量的数学建模也只能是一些复杂而精巧计算,对替代人脑高端的不确定性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机器想要跨越这条的鸿沟,可能还需要另辟蹊径或者等待我们潜心研究得更久、更长久。
记得日本人和欧洲人都曾今开启过一些宏伟的计划,他们希望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出人类的大脑的思考模式,就像真人一般的那种。当时的政府也是热血沸腾,民众的呼声也是高涨,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现金流,一大帮高端研究人员天天在写字楼里跑上跑下,俨然一片即将改变世界的态势。其实只有他们的总负责人知道,其实他们没有什么计划,没有什么明确而清晰的目标,有的只是一堆混乱的想法和一腔并不理智的热血;后来花费无数金钱和精力之后,他们最后停止了步伐,这样的无疾而终可能是注定了的,因为人类的思想可能是上帝的底牌,不可能轻易的窥探。
行走在世界上,当你看到迪拜帆船酒店的鬼魅体态、当你看到淘宝精确计算推荐给你心目中需要的产品、当你看到酷似“裤衩儿”的央视大楼.....心里可能升腾出一种感觉:哦,她很牛嘛,她帮助我们弄出了许多很传奇的东西嘞。
原创作品:请勿未经授权转载!
更多作品请关注作者微信公众号:缄默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