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老”
我经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人老了的标志是什么?
是面容有了皱纹?是腿脚不便,行动迟缓?是年龄大了?还是什么?
我有一位同事,至今不会用手机淘宝。
有天中午急急回家,说是某品牌搞活动,要回家上网买东西。大家都奇怪,问为什么不用手机,这么方便?她说不会用。有热心人说教她,她一会说自己记不住淘宝密码,一会儿说手机看起来不如电脑清晰等等,找了一堆理由,最后还是拒绝了。
虽说她五十几岁了,年龄还不算老,可这股子推脱的劲儿,十足一位不愿尝试新事物的老年人。
有人提到自己的父母,尤其是年龄大一些的,对待电子产品,简直就是不知所措。
我妈妈也是这样。
有次拿着手机,不知道按了什么键,正在看的东西没有了,就慌慌来问,手机怎么了?我帮着处理,原来只需要退回去就行,可她从不敢自己试试功能。
最近老妈手机里存的东西太多了,储存空间不够使,手机有了提示,老妈拿着手机问我,这是怎么了,我告诉了她,可她还是不会清理自己的内存,甚至不会删掉自己不想要的微信订阅号,还一个劲地说那些东西不知道怎么出来的。
唉,在这些方面,老年人真的不如一个小孩子。小孩子拿到手一个电子用具,捣鼓一阵,各种功能一会就摸清楚了。老年人不敢,怕犯错。
在单位里,经常会出现这样的人,思想颓废,不肯向别人学习,也不肯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原地踏步混日子。尤其一些女同事,不是抱怨公婆不给力,就是埋怨孩子不听话,明明只是个中年人,却已觉得有了暮气。当停止了努力,放弃了自我成长的那一天,意味着已经失去了人生的掌控力。这是人不老心老了。
世人都怕老。想尽办法保持年轻。
脸上有了皱纹的时候,美容手术会帮助我们,使我们看起来年轻态。头发花白,使用染发剂,可以让我们瞬间和年轻人一样。牙齿脱落,安装的假牙,可能比原来的真牙还要看起来美观又年轻。
可身体上接近年轻人的改变,就是不老了么?
年轻人与老人,最大的区别是精力旺盛、好奇心重、学习能力强。年龄其实是可以淡化的。
倘若一位老人,保持好奇心,思维外拓,又喜欢学习新知识,即使他精力比不上年轻人,大多数的时候,自己的感觉是年轻的,给人的感觉也是年轻的。
中国的励志大爷王德顺,50岁开始健身,65岁开始拍电影,78岁开始学习骑摩托车,79岁上T台当模特,现今80多岁了,身姿挺拔,肌肉偾张,舞台表现别有一番魅力,丝毫不亚于年轻人。
83岁的学霸奶奶李路,应聘阿里巴巴年薪40万的工作,从3000多名年轻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产品体验师。
一位唐山的36岁的收费员,在收费站被拆除,失去工作后,说自己的青春全部奉献给了收费站,除了收费啥也不会,也学不会什么,以后怎么活?
这36岁和80岁、83岁,到底是谁老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年龄不是判断老不老的标准,它只是个无意义的数字,心态老化才是真的老。如果能保持一颗年轻的心,人生的舞台永远属于自己。
倘若一定会老,也要优雅地老去。
我所期望的老,是那种有别与年轻人的内涵修养的沉淀;是脱离了焦躁轻浮的冷静成熟;是沉沉的麦穗,谦虚地弯着腰;是伏枥的老骥,志在千里;是心里永远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
一如往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