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泥塑与石雕
文/张春江
【按】用“泥塑”与“石雕”来比喻驾驭企业的“加减之道”,是我在为客户做决策咨询过程中的体悟。想到近年来进进出出一些企业的观感,再翻看这篇十五年前的旧作,不禁感慨系之。科技发展、商业演进,影响企业命运的生境参数和内在指标,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企业决策者处境的本质,还是那些事儿。看多了似乎一直都在被“怎么做”追着跑的企业主/项目主,难免要喟叹,能静下来想明白自己的企业/项目到底“是什么”的,似乎总不是那么多。从决策成本的意义上说,“是什么”,决定了“做什么”,因而,比起直扑“怎么做”,“是什么”其实更重要。这一点,似乎并没有多大改变。
以下是原文——
走出泥塑时代
——企业的“加减之道”
做企业如同泥塑石雕。
领导人之于企业如同艺术家之于雕塑。
雕之塑之,其道不凡。
石雕要“减去”“不是”的部分同样塑形造像,泥塑与石雕的成型机制刚巧相反:做泥塑是把自己认为“是”的部分“加”上去,累积成一个设想的“形”;石雕则是把自己认为“不是”的部分“减”掉,留出来一个想要的“形”。
泥塑是“加”的艺术,石雕是“减”的艺术。加减之道,截然不同。
泥塑用泥巴做材料,石雕拿石头当对象。
作为材料,泥巴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只要有“造型”的构思并辅以恰当的骨架支撑,就可以塑成你想要的任何形状。作为资源,泥巴具有极强的可重复性。同一坨泥巴,可以自成一体,也可以分成几款,甚至已然各自成型的,也能够打碎了掺上水,重塑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身。即便是少一些事前构思,边做边改,边做边加,泥巴决不会有半点怨言;也决不会曾经被塑造成“耳朵”就当不了“眼睛”。
创业初期,企业的机构、干部、业务形态,都是泥巴——凭着创业者的想象,怎么捏都行;即便规划不完整,要求不明确,条件不稳定,技术不熟练,工具不齐全……创业者照样随时动手做自己的“组织泥塑”,因为,什么才是“是”的部分,其标准基本由创业者自己确定,在进程当中调整改变的余地也大得多。
作为材料的石头是坚硬的,随雕塑者的主观意愿改变的空间要小得多;作为资源的石头,在同一轮造型过程中,绝不可能象泥巴那样可以重复使用。所以,要实践“减”的艺术,在石头上把“不是”的部分去掉,其难,远甚于在泥巴上“加”泥巴——因为去掉的部分不能再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因为面对一块石头比面对一堆泥巴需要更多的胸有成竹、未雨绸缪,需要更多的事前规划和设计,需要更多的准确判断和正确把握。
石雕是“留”出来一个想要的“形”“泥塑”与“石雕”,既表现类型的差异,也反映时期的不同。
如果说“泥塑型”与“石雕型”的说法概括了不同企业之间在类型上的区别,那么“泥塑期”和“石雕期”的说法则表达了同一家企业在发展阶段上的不同。
与客户或者对手企业打交道,当然得清楚对方是“泥塑型”还是“石雕型”;而要管理好自己的企业,必然也得明白自家是处于“泥塑期”还是“石雕期”。
无论类型还是阶段,“泥塑企业”和“石雕企业”在很多方面有着颇值深思的区别——
机会观:前者认为机会是持续存在的,后者则认为机会是一次性的。
资源观:前者几乎可以忽略资源的有限性,后者则高度重视资源的有限性。
成就观:前者认为,局部的小成就可以累积成整体的大成就;后者则认为,如果没有整体设计的成功就没有成就,也就不存在具有成就价值的局部。
技术观:前者讲究累加与拆分的技术,因而偏重局部的精确;后者讲究整体成型与调控的技术,因而偏重局面的设计与运筹。
……
这就给企业的“雕塑家”们带来了不容回避的问题——你在做石雕还是做泥塑?
办公司,如同玩泥塑,捏几块粘一起,肯定有个人形。要做好企业,那就得是雕塑的高手、大家,不仅可形似逼真,还要能神韵通心,而且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作为资源,泥巴具有极强的可重复性。做泥塑,就得从小处的累积开始,由小到大,得小而取大。“泥塑期”自然会较多地重实践、轻理论,重操作、轻规则,重眼前的局部成功,而较难明确整体目标。而“石雕期”,则必须以大得小,先有整体上对资源的观照、对整体目标的设定,因此明确战略规划、组织策略、运作思路,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反映在经营管理行为上,重全局、重整体、重理性、重规划,重设计,则是应有的状态。“石雕期”要求“雕塑家”必须眼界开阔,经验丰富,脑中存有大量 “是”与“不是” 的模型,并能够及时准确地辨别处置。“泥塑期”基本不需要为“不是”而耗费时间和精力;而“石雕期”则必须以能够处理大量的“不是”为前提,如果不能认出并去掉“不是”的部分,就几无可能看见自己想要的“是”在哪里,要得到“是”自然更无从谈 起。
其实,最难的,还不是石雕本身,而是从“泥塑”走向“石雕”的过渡期——虽为泥塑,却已经被“风干”或者“烘烤”得陶瓷一般既脆且硬,不做改变,僵直之躯,难以适应多变的环境;须做石雕,却还没有把握到整体的可能性,运斧使凿,还不知从何下手。
做垮的企业,都有些共同的“败笔”,而成功的组织建设,则各有不同的巧妙——刀劈斧砍俨若浑然天成的气势、精雕细凿而能巧夺天工的匠心、以险求奇却如水到渠成的运筹、胸有成竹又可踏雪无痕的功力……凡此种种,莫不令人叹为观止,视作佳境。
雕塑如此,企业亦然。
【补记】
文章的灵感来自于一次专案会议后自己独坐办公室发呆时的一阵断想。后来,在一次与李颖生总编在杭州的“纯真年代”(那时的纯真年代还开在文三西路上)喝茶时,聊到我的这些感触,李总当即说,赶快写出来吧,是一篇很有意思的观点文章呀。之后,仓促地敲打了一阵键盘,便得此文,以《走出泥塑时代》为题刊登在2001年第9期的《销售与市场》月刊上。
刊登后竟发现,这也是被企业中人谈论引用得比较多的一篇文章。但有机会,便向我表述同感、讲故事印证者,不在少数。其中有一位时任某著名家电品牌CEO的经理人,甚至对我说“张老师,就是在看完你这篇文章的一刹那,我突然醒悟了自己当时的处境:企业已经进入‘石雕期’了,老板还全是‘泥塑期’的理念,我不能浪费时间了。可以说,是您的这篇文章,让我定下了立马走人撤退的决心……”
我的题意,是“走出泥塑时代”,没有想到此文竟促动这位高管走出了“泥塑企业”。这真是写文章时没有想到的。
【补记的补记】
补充说明一下,以上这段补记,已是记于十年前了。
补记中提到的这位高管,如今已经领导着一家参与产品国标起草的家电企业,泥塑与石雕,得是左右开工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