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漫步-1
六点的闹钟将我唤醒,令人清醒的是火车传来“吭呲吭呲”声。车厢还没有亮灯,我猫着腰整理床铺,小心翼翼地爬下床,经过摇摇晃晃的狭小车厢,到盥洗室洗漱。回床位的时候,下铺的小孩四脚朝天依着妈妈,呼呼大睡,娇嫩的脸蛋红扑扑的,睡得很安稳。
窗框外,是一夜寒冷的结晶,白茫茫一片。成林的枯树,低矮的房屋,绵延的丘陵,都被冰霜覆盖着,捉迷藏似的透出一点若隐若现的黑褐色。窗外的世界一直在倒退,地表如电影一帧帧切换过去,空气凝固了万物苏醒的声音,留下白净迷幻的时光隧道。不一会儿,远方的轻纱被红色的光芒拨开,紧接着镶上一道金光,太阳跳出山坳,如一滴朱砂染红了千里云边。隔着玻璃的日出可以直视,凝望天边那个庄严肃穆的红心圆,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教徒般的虔诚。太阳一点一点往上升,红黄转而亮白,愈来愈亮,直到刺眼难视,终于,太阳又重新主宰这个世界。
图片来自@豆豆神圣的日出仪式不过短短几分钟,却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美,似乎诠释了《达摩流浪者》里的那句:“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几天前的晚上八点,我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条绿皮火车,将我从浙江带到重庆。临近中午,穿梭过很多条黑漆漆的山中隧道,比预计时间提前了半小时到达了目的地。出站后,从人群中逃出来,去和等待已久的润哥碰面。
坐上公交,开出好长一段路后,售票员才来卖票,用两枚硬币换一张单薄还缺损了一只角的客票,揣进兜里。我捡了靠窗的座位,以便更好地浏览这个名声大噪的城市。
图片来自@豆豆街道与其他地方并无两样,只不过街边各式火锅店的比例大大提高。经过一片寻常的高楼大厦丛林之后,山城的奇特就显现出来了。高低交叠的楼房在山上垒砌,往往这边的公路就是另一座楼的房顶,有户人家的屋顶独驻着一个立方形的小房子,外面的砖墙上赫然挂着“某某幼儿园”几个大字。早听闻山城“房如积木顺山盖”,亲眼见到,还是惊奇。这种地理结构下,道路时常曲折得夸张,就拿和润哥约定的地点来说,公交车卖力地“哼次哼次”爬上一个长长的陡坡,却要在即将越过这段陡坡的时候刹下车来,因为这里有一个站牌。我下车,看着后面排起晃晃荡荡的车队,不免由衷佩服司机们的车技。
与润哥将近一年未见,她还是那副恰到好处的丰满成熟模样。润哥也是个奇特的人,她不叙旧,和她同来还有一位朋友,一见面就问我,“蟹黄汤包和小笼包有什么区别”。虽然曾经自称吃货,但是内心那个无可奈何,也只能用口感不同来回答了。后来还是润哥自问自答,于是又从发源地的不同,从苏州的园林聊到东北的雪乡。当然了,我现下最关心的话题只有阳春小面和重庆小面的区别了。
图片来自@豆豆也许是聊得太投机,没有特别感受到山城“坐车没得走路快”这一怪。如名词“变态辣”,开过“变态弯”道路后,我们来到磁器口。
这条别具特色的古街,意料之中的商业气息浓重,而且人满为患,但是以此开始认识这座城,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契机。重庆本就面积有限,建筑充分利用空间,古街里也是,石板路很窄,两旁各种商贩,吆喝叫卖,耍杂表演,热闹非凡。买来现场手工打的紫薯酸辣粉,从火辣辣的红油汤汁里挑起一根富有弹性的粉条,做好了被呛口的准备,但是第一口吃去,觉得就和自己平时吃的一般辣。暗暗庆幸,于是大口吃起来,到后来才发现,这麻辣是厚积薄发,还没吃完一份,额头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细碎的汗来。手打酸辣粉味道实在是劲道,抱着“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心态将它消灭干净。拧一把鼻涕,望着润哥,可以理解她为何曾嫌弃江浙地带酸辣粉的口味了。
连着一起的几家陈麻花店铺排着黑压压的长队,我一向不是很喜凑这个热闹,但是好奇还是有的。听润哥说前面有试吃,便如兔子般从人群窜到前面,试吃种类繁多,擦擦嘴角一点酸辣粉遗留下来的鲜香,也只挑了一小块品尝。
图片来自@豆豆一条道走到嘉陵江边,不见前方,转头向另一条街走进去,是古镇必备的酒吧街。每家店面都很小,一家一家相互拥挤相互和谐着,布置着各具特色又文艺清新的装饰。很多小店里都有驻唱,坐一把高凳上,拨弄着琴弦,沉醉欢唱。阴云下的天空开始飘起小雨丝,虽然此时并无多人饮酒,可是听着撩拨心弦的民谣,确实有一种飘飘荡荡的错觉。
我一直在找大冰的小屋,肤浅得被他的名气吸引,但其实是因为被他书中那些个幸福的、装满远方的,或理想、善良和江湖的故事吸引。我看到的时候,那大概是古镇里最安静的酒吧,没有歌手,没有顾客,场地也很小。中间一张厚重的长方形木桌,刻着图腾,桌上有一堆红蜡烛燃尽后留下的蜡油,是一座血红色的山。两边长椅一摆,只能容下一个人走路的空间。一定是夜晚来这里比较好,微微颤抖的烛光中,与各地到来的驴友围坐在长桌边,听淳朴的声音唱歌,一粒一粒剥出鹅黄的瓜仁,想念也好,吹牛也罢,酒不用多,够喝就好。临走之前回头再瞄一眼那个随意的门牌“大冰的小屋”。原来一个能够清醒刻画出我们陌生又时常觉得就是普普通通的身边人,还常常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的野生作家打造出来的一方小天地是这样安宁,不像一个商业酒吧,更像流浪者的家。总有些人,如大冰实现了他的“有梦为马,随处可栖”。大部分人呢,若还年轻,还有追求,那么整理一下行囊,继续追逐。如果路是对的,就不要害怕路远。
图片来自@豆豆
润哥的朋友回家后,我们俩去解放碑步行街。在这之前去了十八梯,但被拆办处的绿网围墙相隔两面,一点儿也溜不进去。感慨道:“行走要趁早。”
晚饭过后,走上千厮门大桥,可以望见侧面整个洪崖洞的夜景,巴渝传统的吊脚楼,依山就势。在洪崖洞里的街上穿梭,可能是太匆忙,我并没有感受到《千与千寻》般的景致。倒是在最下面一层的街对面,仰视它的时候,的确被一大片灯火通明惊艳到。与周围冰冷的建筑形成鲜明对比,彷佛一座现代都市中色彩斑斓的古堡。古堡面前,游客之中,最突兀的是两只紧紧相伴的苍老的手和一对穿着白纱礼服的新人。
依靠在嘉陵江边,再吹一吹凉风,我们就回去了。夜色里,路边有幻彩流灯的气球,对岸是高楼璀璨的霓虹,江面有装扮得流灯异彩的“金碧女王”号,所以山城的夜,总不黑。
❤️
关于我:豆豆
自我是一件很难认知的事,好比一颗豆子,也许平常无奇,但谁也不知它会开出怎样的花。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及时行乐,不放纵走每一个开怀大笑的机会,不怠慢每一个心动的瞬间。
我是豆豆,始终喜欢一句话: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
如果你恰好与我一样,喜欢记录真情实感,不愿蹉跎年华,那么我很高兴与你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