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有点逻辑,不被人欺,提高争辩力
2016-05-22 本文已影响0人
黎扫
合理争辩,注重逻辑
一开始就说讲道理什么什么的一般都不讲道理;说理性讨论的一般都带有感情色彩;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现状,很多时候我们的讨论没有理性,缺乏逻辑。一味地陈述事实,夸大其词的描述,并没有什么说服力。最后就会发现讨论不出结果,谁也没法说服谁。这就是我们缺乏生活与语言上的逻辑造成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
A和B分手了,为什么? 因为A太粗心,不太关心他女朋友。
这是我们常态下的讨论与回答,看似合理,但仔细想想,这能说服我们吗?这个理由完全吗?这个逻辑链完整吗?
几个具体问题找出这个的逻辑错误:
1:B在什么情况下会与人分手?
2:A符合1列出的情况吗?
3:粗心和不太关心是充分的吗?
4:其他因素,比如A穷有在分手中没有起到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简单的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分析法:有一个大前提和一个小前提,小前提内的元素符合大前提的性质。如:大前提:人类有学习能力。小前提:我是人类。结论:我有学习能力。
三段论是逻辑学的一个基础,也是我们理性思考的一个基础。在生活中分析问题时,多想想是否可以用三段论来证明,尽量认清那些非理性无逻辑的判断。
生活中少不了讨论与争辩讲了一个生活中逻辑的简单用法,下面讲讲干货,让我们认识一下生活中集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1.分清先后关系与因果关系
事例:某同学在做了某套习题集之后成绩突飞猛进,所以这习题集是个法宝,好用。所以推荐你们买。
分析:做习题与提高成绩二者是有确定的因果关系吗?为啥我也做了这套题却没啥用?二者的逻辑推论链条在哪?做习题会触发我提高成绩的必要条件吗?如果不能,二者就只是巧合,而不是必然。毕竟我没吃晚饭可不是我晚上写这篇文章的原因,这又不顶饿。商家在做宣传是的所谓原因,很可能都只是先后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2.分清主观观念与客观事实
事例:生活中听到朋友对某个人的吐槽和厌恶,即使不了解那个人,在潜意识力已经认为那个人是不好的。对某个事物的他人想法也通常会影响我们的决策。
分析:别人的主观观念不是客观事实,不能代表你的感受。他不是你,不能代替你来感受。他人的感受只能当做一个参考,当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相同的他人主观观念更多时,可参考性就越强。但是终究代替不了你自己的感受。正如《没那么简单中》唱到:别人说的话,随便听一听,自己做决定。
3.利用缺失性比较何者更重要
事例:某某同学就是获得了老师的推荐之后才得到了去哪哪交流的英雄,所以和老师搞好关系很重要,甚至比觉得人际交往比学习还重要。以至于出现了上大学就是来积累人脉的,学习是次要的这种奇怪论调。
分析:如果你说没有老师推荐的话就获得不了交流资格,所以老师推荐更重要。那么是不是牛顿爱因斯坦他们的母亲比他们俩都伟大都重要呢?毕竟没有他们的母亲哪来的他们呢!这就是缺失性比较的陷阱,重要性不是这么比的!比较什么更重要应该是何者对事物的影响更大,影响更基础,更不可或缺。如果你没有好的成绩,即使获得推荐也得不到交流机会。那么多和老师关系好的,又有几个真的凭借这层关系平步青云。
4.有好处就要干某事,有坏处就不干某事,缺乏全局性考量
事例:报考志愿时,因为某校是985高校,分数又不高,就报了。因为某校地区较偏,就不报。
分析:在类似填志愿这种事情上,不能只看到一些好与不好,而应该结合自身条件综合分析,一个好处和坏处都不能成为你决策的必要条件。不能因为药有副作用就不吃药,不能因噎废食就是这个道理。
5.循环论证,用事物自己解释自己
事例:A为什么和B在一起?——因为A觉得B漂亮。 B哪里漂亮了?——情人眼里出西施嘛。
分析:因为在一起所以觉得漂亮,因为漂亮所以在一起,连起来就是因为在一起所以在一起。这样子能有说服力吗?而在生活中总是有这样的循环解释,循环论证。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来发现整个链条是怎样构成的,发现那些非理性的循环论证。
6.用逆命题来论证原命题
事例:如果他是个值得信赖的人,他应该守时。当我发现他很守时的时候,就觉得他可以信赖。
分析:如果A那么B。如果B成立,不能推导出A就成立。这就是数学中我们学过的原命题与逆命题不等价的原理。所谓B的成立只能作为一个佐证,而非论证。所以事例中的观点是片面的,不可信的。说话有点逻辑,不被人欺,提高争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