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彼得·弗兰科潘
书很大本,给了我们一条详尽的丝绸之路。
知道有“丝绸之路”,源于历史课本,只有四个字,而已;知道欧洲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也是历史课本,干巴巴的四个字“马克·波罗”。比较深刻的印象,自西向东,得益于小时候玩的游戏《轩辕剑:云和山的彼端》,记住了沿途几个国家的名字和首都,比如大马士革什么的。在这一段,打怪未必能升级,但是不打怪肯定过不这一地区,到达遥远的东方。自动向西,西域的繁荣景象来自于挖坟小说的描绘,在这些小说的带动下,我还断断续续看了一点《大唐西域记》,大概可以作为这本书的一点补充。
作者的视角出发点自西而东,焦点放在中东,东西方交汇处。说它是十字路口有点太简陋了,这是世界的大转盘。扼守交通咽喉之地,无需熟读兵书便可知晓,这是必争之地,太平不了。
三千年耶路撒冷从未降温,如今依然战火纷飞。宗教之争,领土之争,文化之争……内外兼打,不打不通快。
在《结语·新丝绸之路》里面,引用希拉里·克林顿的观点来代表西方对这个大转盘的看法:中亚已经“因冲突和隔阂而分裂”。在这里,人们看不到商业与合作,有的只是“阻碍货物和人员流动的官僚主义等障碍。”她认为,“对于居住这里的人来说,通向更美好未来”的唯一道路,就是努力建立一个持续稳定和安全的国家,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吸引更多人前来投资”。在她看来,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上是山姆大叔老大哥情结的忽悠之语。不敢说永远,但是很长很长的时间内,这个地区建立“一个”持续稳定和安全的国家,可能性不可期。除非它的战略地位没这么重要,拥有的能源没那么瞩目。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如何解读过去,对于未来发展的帮助极大,“这就是为什么中国政府要以维护共同贸易和文化遗产的名义,重金投资将自己与西方绑到一起的丝绸之路的原因”。
根深蒂固的中庸之道,还有深刻的历史教训,注定了中国这个占据丝路一端的国家,对中亚的看法和战略跟西方不会一样,东西方的思想文化差异近几年在这里尤为明显。如今,“中国正在建设一张全新的、遍布世界的网络,这自然会让西方对中国的偏见越来越深。”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矛盾从来都是存在的。
中国在下一盘大棋,作出巨大的投入,复兴丝绸之路,都知道这是在为未来着想。谁又不是呢?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流血不止的中亚早就证明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