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读后感

2019-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梓菲栩

《人类简史》读后感

大约两年前我已经在APP上听过《人类简史》的音频解读版,记得当时被那些新奇的观点深深地震撼了。但没过多久我便“水过鸭背”(形容很快就忘记得一干二净),这段时间我一口气买了《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和《今日简史》这套“简史三部曲”,刚读完《人类简史》,我就迫不及待地写下读书报告。

这本书叫作简史,说它简吧其实一点都不简,从宇宙大爆炸为起点一直写到现在,跨度足足是135亿年。说它不简吧其实也写得挺简,相比起一般历史书,它是以智人7万年的发展为线索,从不会详细写某一件历史事件。

智人经历了三个重要革命,才从地球上极其普通的物种进化到现在这样子,分别是: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技革命。

7万年前,其实不单单只有智人这一人种。还有比我们更强壮的尼安德特人,比我们更敏捷的佛罗勒斯人,包括那时候北京的直立人,都属于我们的“老表。”大家都是萍水相逢,相安无事地生活着。

在这些人种面前,个体智人毫无优势。但有一点特质别人的人种是没的,就是我们爱聊“八卦”。谁谁谁暗地里是一个卑鄙小人,谁谁谁是一个低调的道德圣人。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有这样的爱好,才能选出好首稳定团队。加上善于讲故事,能将一件不存的事虚构出来,越来越多人相信这些故事,形成一个想象中共同体。于是从小团队变成小部落,从小部落变成大部落。尼安德特人虽然强壮,但他们只能组织几十人的部队,我们虽弱小,但能组织上150人的部队。就这样我们一路攻城略地,其他人种也相继灭绝,到1万年前左右已经基本遍及世界,现在的人类都是智人的后代。

后来的农业革命使我们过上了定居的生活,虽然日子过得比采集狩猎时代的人苦,但食物却由此充裕起来。安定的生活加上多余的粮食使人口出现空前的爆发,而人口的增长又促使智人去更远的地方种更多的粮食。虽然遇上瘟疫天灾会令会害惨了一部分人,但智人是成功的,物种的成功不在于个体是否幸福美满,而是基因存在的数量。我们每个人充其量只不过是基因的载体罢了。

由于以前生产力的低下,所以必须要90%的人从事农业生产,10%的“闲人”变成了统治阶级,神学家,哲学家。可以这样说,政治、神学、哲学就是萌芽于农业革命逐渐茁壮成长。

科技革命源头在欧洲,与神学的思想不同,它是承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与那些全资全能的神刚好相反。就因为承认自己无知,所以对一切都保持好奇。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正式告诉世人,世间一切现象都能用科学解释。达尔文的《进化论》更让我们明白,其实智人也只是普通动物的一种,是无数个偶尔叠加起来才演变成我们现在这样子。

起初科学研究仅仅是个人的爱好,远远没有改变世界的能力。后来英国爆发由政府主导资本主义革命。科技的进步带来了生产力的提高,而生产力的提高又变成产能过剩促使要往更多的地方销售。于是乎全球贸易带来的资金又投入到科技的提升上,这一闭环成为了科技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因为这样才有我们现在的世界。

真如书中所说认识历史并不是用来预测未来,谁也没想到600万年前的一个小小的基因变异会令我们与同一祖先的黑猩猩从此分道扬镳。也没想到7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因为基因变异变得爱说“八卦”而发展成智人独有的“想象中的共同体。”现在无论是金钱、国家、宗教都是这种共同体的延伸。想想这些历史,如果当时出现任何差错,你和我今天将不复存在,最起码不是现在的样子。

碰到挫折不必怨天尤人,人类的发展从来没有义务考虑个体是否幸福快乐。自己存在于这个世上本来就是一个奇迹。不要忘记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打败了几亿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