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天堂里的大姑幸福安康――追忆大姑一路走好
这篇追记,我本想在办完大姑后事接着写的,算是对亲人的一种怀念,可又怕不甚了解而写不好。说来惭愧,从上学到工作,缺少了与大姑的深入交流,也只有在传统节日、公事时才能聚到一起,匆忙问候一下,所以一直不敢动手来写此记。今天佳怡突然问我,大姑奶奶的文章写完了吗?我才再次鼓起勇气写回忆大姑,那我就从几个印象深刻的故事追忆吧!
时间过得真快,大姑已离开我们50天了。大姑的一生是拼搏奋斗的一生,是尊老爱幼的模范,是受人们尊重的,是最亲爱的大姑······
很小的时候,我就记得大姑是八十年代泰中的高中生,那个年代高中生是很了不起的,能在泰中上学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其实泰中原来比一中好),是父辈们所上学校最好的。由于当时生活的不便,就借住在米爷爷家(我想寄人篱下肯定是没有在爷爷奶奶家方便的,我想最起码心理是不一样的),总而言之但事情总是事与愿违,大姑高考并没有如愿,具体什么情况我也不甚了解,现在想来只是觉得挺可惜的,假设是现在,大姑一定会复读,一定会成为更有知识的人,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后来大姑能够进入村委当妇女主任,我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得益于她的学识。我从事教育二十多年,身边的同学、学生、领导通过求学成才的比比皆是,虽然求学成才不是唯一途径,但一定是最重要的、最好的捷径。大姑为我们晚辈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做一个识大体顾大局、对社会有意义的人。现在,大姑去了另一个世界,作为一位教育者、侄子,我也真心希望大姑会在那里完成自己所向往的大学念完。
记得大姑结婚时是深夜,好像那个年代结婚都流行晚上,怕是被别人看见一样。于绍敦推着爷爷奶奶陪送大姑的自行车,我坐在大梁上,可能是相当于现在的压轿吧!走在最前面。大姑是坐着地排车,上面扎了个棚子,盖着被子,这就是当时世界上“最豪华”的婚车,它承载着最幸福的大姑。那个年代虽然没有豪车,没有豪宅,没有物质上的更多馈赠,更多的是在思想上、情感上、精神上的一种契合,就是这样一个起点,经过大姑和大姑父的辛勤工作,勤俭持家,哺育了一双优秀儿女,大姑是满足的、幸福的,也是自豪的。
记得有一年夏天,我在大姑家没有走,住在表奶奶家西边那间房子里,每当醒来看到大姑正在给我和表弟扇蒲扇,整整扇了一晚上,那个年代农村是没有空调的。养育子女是幸福的,但也是辛苦的。不当父母是不会深刻感受到父母养育恩的。在爷爷奶奶住院期间行动不变时,大姑虽然自己生着病,但仍然坚持照顾爷爷奶奶,尽一份孝心。奶奶在时,大姑每次赶集都会和两位老人吃个午饭。今年爷爷在家时,隔三差五来看看,和老人说说话,因为在大姑的心里这是自己的老父亲,有着生育、养育恩情的老人,大姑给我辈树立了孝敬老人最好的榜样。现在我辈的兄弟姊妹八个,有孩子的六个,更能体会到父辈们的含辛茹苦,他们一辈子不容易,我们都是接受过教育的人,所以一定要责任担当,尊老爱幼,孝敬老人,不要等到老人动不动了才想起来孝顺,有空常回家看看,什么都不如和家人在一起重要,酒店的饭再好吃没有爸爸妈妈做的饭香,再好的朋友也比不上骨肉亲、血脉亲、亲情亲。在旧县街,我想老李家算不上有钱有势,但家庭团结、孝敬老人的好家风,赢得了村里人们的尊重。向父辈们好好学习吧!
十多岁第一次开着拖拉机给大姑拉棒子、表弟结婚等还有很多记忆深刻的故事,这些记忆是终生难忘的,对大姑的思念也是深切的。奶奶也走两年半了,两位老人的离世,给我辈一个启示,时间过得很快,不经意间,父辈们都老了,我们也长大成人成家了,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工作、生活、孩子、老人、健康等都要统筹协调,肩负起该有的责任,让逝去的老人不再牵挂,健在的老人团结幸福,安享晚年。
在我的思想认知上,逝去的老人只是换了一个更好的生活空间,一个没有疾病、痛苦、饥饿的安乐世界,人来到世间就是受苦受难来修炼的,如同唐三藏西天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才能成佛,离世才是享受,祝愿奶奶和大姑在天堂里幸福安康。
8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