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你有多深情 就有多通透
读龙应台的《目送》,起初是抱着了解她文风的心理,看着看着竟一下子沉溺其中,不可自拔。心,随着她的文字起伏跌宕;眼前,一个集“睿智、慈爱、孝顺、感恩、正义、重情、通透”于一身的龙应台,神情恬淡地站在我面前。
《目送 》是一本由七十四篇散文组成的集子。龙应台通过最平凡的生活点滴,执一管妙笔,写尽人间挚爱;举一双明目,看透世间百态;发一声感慨,禅悟人生真谛。随着她的文字,我不由自主地反观自己的生活,撩开心中的迷雾。
看这本书之前,我心中的龙应台,是被各种光环笼罩着的龙应台-----留洋文学博士、大学教授、台湾文化部长,一部《野火集》以龙卷风之势让火燒遍海峡两岸乃至国际,这一切,无一不是让我渴慕的。看了《目送》之后,我才明白,生活中的龙应台,才是一个伟大的龙应台,令我折服,让我怜惜,值得我效仿的龙应台。
与集子同名的主打篇《目送》,感同身受,最让我震撼。这篇文章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她选择了儿子成长过程中,每个转折时期的几个片段来叙述:
第一个片段是,华安上小学的第一天,她与儿子手牵着手到学校。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与她的凝望隔空交汇,她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多么温馨感人的场面,时间飞快地回转到17年前的7月,我前往武汉创业,走的那天,我提着行李,走下楼梯,来到马路上,往上一望,六岁不到的儿子,竟蹲在阳台上,从栏杆的空隙里,红着眼睛,挥着小手,向我说再见。我一步一回头地望着可爱的儿子,炽热的马路吸干我难舍的泪滴,带着与儿子的约定,我艰难但毅然地往前走。儿子现在已长大成人,这个情景却时时在我眼前回放。
第二个片段是 ,十六岁的华安到美国做交换生一年,龙应台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可她感觉到儿子在勉强地忍受她的深情。慈爱的龙应台,是多么敏感多情!接着写华安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龙应台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可他一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悠忽不见。而她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此刻,同为人母的我,无比深刻地体会到,深情的龙应台心底深深的失落。
第三个片段是,二十一岁的华安,在她教课的大学里上大学,即使同路也不愿搭她的车,即使同车也不与她交流。她多么想了解儿子的内心,可她进不去。
于是她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母子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个了解的过程,承载着一个母亲多少深情的渴盼、多少失望的落寞、多少无助的无奈!这里,我想问问我们展翅欲飞的孩子们,你们看了龙应台这篇《目送》后,是不是幡然醒悟,对母亲的深情有了回应的冲动呢?
第一个片段是她到大学任教,报道的那一天,父亲用运送饲料的小货车送她,却不在正门而在侧门停下,卸下行李,爬回车内,准备回去,在启动引擎后又摇下车窗,伸出头来对她说对不起,说这种车子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而龙应台只是默默地看他倒车离开,驶出好远直到转弯看不见,还呆呆地站在原地,目光向着父亲离去的方向。父女俩是心照不宣的。此刻,我分明看到她眼里噙满理解和感动的泪水。
第二个片段是,她每个礼拜去看望生病中风住院的父亲,她写到: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她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裤子也沾满了粪便,但她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她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看到这里,我的感动与羞愧无以言喻。
人家堂堂大学教授,不怕赃物沾身,不怕奔波劳累,于百忙之中细心照顾父亲,挤出分分秒秒陪伴父亲;在《散步》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对得了老年痴呆症的母亲,龙应台更是无微不至地耐心呵护!她的孝心天地可鉴。而我们如此庸碌之人,总以忙为借口,一次又一次疏忽自己的亲人。时时心怀感恩的龙应台,难道不是言传身教,给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榜样吗?
第三个片段,是在火葬场的炉门前,最后一次目送父亲永远地离去。她用的是深深地,深深地凝望。简短的一句话,饱含着无尽的凄楚与不舍。尽管她是个合格称职的女儿,还是改变不了父亲终究离去的宿命。
所以她再一次感慨: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见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这个了解里,承载的可是“深情无休止,宿命终难违!”
在《不(相信)》里,龙应台凭借自己丰富的阅历、敏锐的思维,用犀利的笔,将“文明、正义、理想、爱情”以辩证的方式,做了最精辟的诠释,给我们以强烈的共鸣,同时让我们豁然开朗。
在《寂寞》里,龙应台说:“有一种寂寞,茫茫天地之间‘余舟一济’的无边无际无着落,人只能各自孤独面对,素颜修行。”寥寥数语,触及我们隐藏最深最柔软的部分,却又给我们在寒风凛冽里,依然泰然自若的力量。
在《山路》里,龙应台通过参观好友蔡琴的演唱会,以观众为背景,用洞悉一切而又饱含深情的眼光,扫描每个人的内心,将繁华背后的沧桑,热闹里面的孤独,浓缩成最通透的哲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在《寒色》里,龙应台以自己切身的经历,以及对社会敏锐的感知,对家做了最详尽的剖析,最后一句:“孩子在哪里,哪里就是家。”接着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可是,这个家,会怎样呢?”这个问题,对老人,对孩子,乃至整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说《目送》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更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龙应台以她完美的人格魅力,提醒我们珍惜身边的每个人,用李叔同圆寂时的话:“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花枝春满,天心月圆。”向我们揭示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