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真的错怪TA了!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朋友圈简直就是我人生的“照妖镜”,不是加班就是健身,偶尔说走就走的旅行,简直励志到无懈可击。前几周,她突然怒气冲冲的发微信跟我说:我妈太烦人了。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她妈妈没有按她的要求做饭。她只能把每天带的饭全部倒进马桶里。发微信的时候,她刚倒完第五次。
我说,什么样的饭菜能把你恶心成这样啊?她说:回锅肉。What?你在逗我吗?回锅肉?倒进马桶?她告诉我,以前她都是在一家轻食店订餐。赶上疫情饭店关门,没招了,才开始从家里带饭。每天晚上,她都会跟她妈再三强调:我只吃水煮鸡肉、鸡肉、鸡肉。可是第二天中午,打开饭盒一看,还是满满一大碗回锅肉,她气得想跳楼。
她天天倒饭,天天跟她妈重复要求,可第二天依然是雷打不动的荤味大餐。她一气之下跟他妈说:你别做了,我再也不吃了。
------
我说,你觉得减肥重要,可你妈觉得你工作辛苦,想要你吃好点嘛。她说我胳膊肘往外拐,一点也不懂她。
几秒后,一段充满川普韵味的语音被丢过来:四年了,我都是这么过来的。我不像你,已经结婚生小孩了,我还单身啊。如果我又老又丑身材还差,不仅没人愿意娶我,就连公司晋升的机会也不会给我。我妈怎么就不懂呢?
她在国内一家数一数二的广告公司上班,服务万科这样顶尖的地产企业。她每天下班先健身,然后再回来加班,几乎天天到家都是十点以后。她说:减肥一点也不难,最难的是我坚持了四年啊。我妈总觉得没事,那么大一碗肉,全冒着油,我就是真馋,我能吃吗?
说真的,听完她的语音,我真有点责怪自己刚才不负责任的劝诫。是啊,那些我们轻易就能做到的事情,确实很容易放弃。可是,那些我们辛辛苦苦才拼下来的成绩,又有谁舍得轻易丢掉呢?
真正在乎的事情,根本就没有“放下”这一说。
------
说到父母和我们之间的矛盾,好像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我们有认知的断档,观念的隔离,还有永远无法统一步调的审美差距。
就比如我这位好朋友的妈妈。她知道爱“美”是件苦差事,女孩光凭外表就被分为三六九等,出头实在不易。可妈妈想要的,又何尝不是一个健健康康,想吃啥就吃啥的闺女呢?
这样的父母,我们谁家都有一对儿。你跟他说了几百次这个东西不要了。他就是舍不得扔,全都捆着收起来。卖个八块十块的,还想着要留给你花。
你跟他说我要减肥,裤子都穿不下了。他却笑着说,裤子小了,我给你买。然后把菜里仅有的几块好肉全夹到你碗里。
你说,时候不早了,打车回家吧。他刚答应完,转身就挤进了公交车。要知道,那可是零下20多度的大冬天啊!
明明都结婚了。可一到除夕,他就往你枕头底下塞钱。被你发现时,他还会理直气壮的说:结婚怎么了,你不还是我儿子(女儿)嘛!
------
每次,我妈看我疼好好的样子,都会说:崽疼娘,扁担长;娘疼崽,路路长。
这是一句湖南土话,意思是说:孩子对父母的爱,只有扁担那么长,但父母对儿女的爱,却像无尽的道路一样,长长得望不到尽头。
其实,每个父母心里都有一杆秤。一边是死亡,一边是我们。每当他们的秤砣向死亡那边慢慢挪动时,他们就会变得焦躁不安。看着秤头另一边越来越远的我们,他们总是不甘心,我怎么就老了呢?越来越少的时间里,他们不停问自己:这辈子,我还能再为孩子做点什么啊?
面对这份伟大的爱,我们总是缺少一些宽容和体谅。我们总觉得,他们那些过时的做法,不过是一些可笑的坏习惯。我们,才是对的!
确实,我们早就长大了。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审美。但请记得,偶尔留一半温柔给父母。因为,渐渐老去的他们,才是更需要被疼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