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可能不是那么冷冰冰
无为而治靠精巧制度
开篇邓爷爷的话点题: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用“犯人船”的案例印证了邓爷爷的观点,好的制度可以实现“无为而治”。
那么到底什么是制度呢?
在我的印象中,就是大部头、钉墙上,放文件柜里,被束之高阁的条条框框。
在作者看来,这是学者故弄玄虚的伎俩,其实愈接近真理,愈能发现真理的朴实无华,因为世界是从简单到复杂的,透过纷繁芜杂的表象所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简单本质。
真正的制度,是隐含在人们每天发生着的、鲜活的、生动的行为背后的逻辑。那些不成文的乡规民约、社会习俗、行业惯例,尤其是明文规定背后的“潜规则”“暗规则”“隐规则”,天生就是“活的游戏规则”,是真正的制度。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这样的“游戏规则”:上级在“管束”下级的同时,下级又何尝不是想方设法对付上级,与上级斗智、斗勇、斗法;因而管理的过程更像是上下级之间的一场博弈、一场游戏。
制度就是一种“玩法”,是活生生地存在于上下级之间、这个部门与那个团队之间、这名员工和那名同事之间的“游戏规则”。
那么制度如何设计呢?
“二人分饼”、“七人分粥”,通过种种的方法论探讨,最后能够成功的都是来源于人们的天性。所以制度的设计也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当然,无为,不是不闻不问,什么也不做;而是不妄为、不乱为,顺应事物自身的运行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无为而治靠精巧制度。而制度设计,就是要创设“活的可以自动运行的游戏规则”,或者说“精巧、灵动、自运行的游戏规则”。借助当事人的利益追求和利益博弈,将其合力的方向导向预定目标。
以作者曾经任职的通通快递为例,进一步印证什么是“无为而治”。
通通快递成功的秘诀—设立首席制度官,自组织、自激励、自约束、自协同的制度。这一管理制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激烈市场竞争中的本能应对,来源于企业家对管理的朴素认识,进而实现了“无为而治”、“无为大治”。
自组织:通通快递让老员工到各个区域开设分店。省去渠道、加盟、管理运营等诸多成本,总部仅通过一张运单,实现系统运营。
自激励:怎样增加快递业务量呢?收件地甲和派件地乙会存在业务量不对等,甲收钱乙白派的困境。如果一个个网点核算,计算利益分成,工作量十分庞大,那怎么办呢?简单,不结算。乙嫌吃亏,你也拼命往甲地派件好了。这样一来,各各网点都想着疯狂开拓本地市场,多收件,才能让对方多派件,才能占对方“便宜”而不被对方占“便宜”。在这种激励机制下,业务量每年都是三五倍地往上翻。
自约束:对于出现违规的网点,总部不用派人监督,就有其他网点的员工,瞪着狼一样的眼睛,等着你出错、出局,占领你的地盘。对于出现“三损”(丢失、破损、污损)、客户恶评如潮的现象,总部实行“先行赔付,累犯累罚,热烈欢迎各家分公司多丢件,你不丢件,总部不发财!”的规定,出现“三损”,总部先赔,赔完了再找涉事公司算账:当月丢一件,总部罚一千,赔给客户,不赔不赚;当月丢第二件,总部罚两千,还多赚一千;第三件罚三千,第四件罚四千……而且罚上来的钱,10%是给总部受理投诉的客服人员发奖金的。倒逼分公司加强安防。
自协同:快递业务需要中转站。起初中转站由总部统一管理,发工资、奖金,统一管理。但是后来发现超重费没有,各个分公司老板天天像敬神一样供着,吃饭、洗澡、送红包更是家常便饭,生怕自己的包裹转运慢了。后来总部出台规定:两个大城市间至少有两个中转站,中转站实行承包,靠超重费养活自己,总部不再考核、发钱。局面彻底发生改观:中转站经理天天找分公司说好话,揽业务,原来不见踪影的超重费也现行了,而且收取标准比总部的还低,靠这个养活自己绰绰有余。
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