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十大定律之鸟笼逻辑

2020-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王小模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1000个定律学习计划# 1000/09

【认知日期】2020/8/11

【定律名称】鸟笼逻辑又称为“鸟笼效应”

【提出时间】1907年

【提出者】起源于“詹姆斯与卡尔森的鸟笼故事”。

【内容描述】人们会在偶然获得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的基础上,继续添加更多与之相关而自己不需要的东西。

鸟笼效应:假如一个人买了一只空鸟笼放在家里,那么一段时间后,他一般会为了用这只笼子再买一只鸟回来养而不会把笼子丢掉,也就是这个人反而被笼子给异化掉了,成为笼子的俘虏。

【启示】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这种被别人用习惯思维的逻辑推理误解,并且最终屈服于强大的惯性思维的事情,生活中并不少见

一些创新、改革碰到的阻力大多数就是来自于传统和习惯

突破习惯思维,才能获得进步,我们应该少用“鸟笼逻辑”去推断别人,也不要使自己陷于“鸟笼逻辑”中,成为一个墨守成规、顽固不化的人

要以敢于变通,尝试新举措,突破传统观念,逻辑思维与逆向思维相结合从不同角度进行推理,方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个人点评】古话说的好“不要人云亦云”,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小心陷入惯性思维的怪圈,不要活在别人的限制里,只有冲出传统、习俗,才能够自由翱翔;要敢于做“挂空鸟笼的人”,不买鸟,不卖笼,只为自我警惕,突破惯性思维。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立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