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已,勿须焦虑
读《论语》感悟(四)
五十而已,勿须焦虑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书中的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对世事不再有疑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却不会违反规矩。”
我的感悟:
这是论语“为政”篇第4章的内容,我小时候都会背,但不理解。而今读论语读到此章,便反复诵读,又读了几位名家的解读,觉得樊登老师的译文更贴进孔子的思想,他是这样翻译的:
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终于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并且立志于此;三十岁时有了自己安身立命的本领;四十岁时,我已经不会轻易被外物诱惑;五十岁时,我学会和自己和解;六十岁时,一些冒犯我的话,我也能听得进去了;七十岁时,我已经能做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是不会给他人造成伤害,也不会越出规矩。”
这段话是孔子自述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十有五而志于学”,“志于学”并不表示孔子之前没有学,而是指在这个年龄明白了学习的意义。这里的“学”到底在学什么?那可能是礼、乐、射、御、书、数这“六艺”,因为孔子非常擅长这些技能。孔子自己也说过曾学多种技艺,“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说自己少年时家贫地位低贱,为了谋生,所以掌握了许多技艺。
十五岁对孔子来讲是个分界线,他终于领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开始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在此前,他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是以玩为主,学习是为了生存,是在压力下学的,还没有找到“不亦说乎”的感觉。到了十五岁,他收获了不少学习的成果,培养了学习的兴趣,发现了自己的潜能,于是,他突然觉得玩没有学习有吸引力了,学习中所收获的乐趣和满足感超过了玩乐。反观现在,有的人活到三十岁还没到“志于学”的阶段,还是觉得玩游戏打麻将最好玩,对别的东西都提不起兴趣。
“三十而立”,这说明孔子三十岁时已经自立了。钱穆先生的《孔子传》我也看过,里面谈到孔子三十岁已开班带学生,并推荐学生入职找工作。孔子在三十岁时,经常被人问礼。很多人向孔子请教,问孔子这件事应该如何处理,那件事应该怎样应对,这说明孔子有了自己的事业和立足之地。而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三十多岁了还在啃老,还不肯出来工作,活脱脱成了“巨婴”。
“四十而不惑”,有人认为这里的“不惑”是遇事“不困惑”,没有什么疑问了,认为此时的孔子已经活明白、活通透了。我认为这不是孔子的理念。他在五十岁以后还有很多困惑,例如他说:“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是说他曾经有一段困惑,压力山大,不吃不睡,胡思乱想,没什么好处,不如干脆努力学习。另外,孔子老年时还说过“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说,他五十岁时如果能够学《易》,就能少很多过错。既然孔子在四十岁时都已经活明白了,还会追求少犯错误吗?因此,“不惑”并不是“不困惑”之意,而是不惑于外物的意思。人在四十岁以前,经常被外在的事物吸引,如面子、车子、票子等外物都可能惑于我们。还有很多年轻人在找工作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待遇和福利,根本不理解课堂上老师讲的“钱不重要,前途才重要”。但是在大部分情况下,人们到四十岁之后才明白,价值观和使命感更重要。孔子说的“四十而不惑”,代表着人生到了一个这样的阶段:不再被外在的物质所牵绊、干扰,做自己该做的事。
关于“知天命”,有人认为“知天命”就是认命。到了五十岁,做事情随缘就好,什么容易就做什么,不再追求突破和挑战,颓废而漠然。“五十而知天命”,并不是这个意思,我理解的是: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也就是说“不怨天,不尤人。”内心宁静从容,安安稳稳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心神平和,不再与自己较劲,不再痛苦,不再报怨。
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不被外物羁绊;到了五十岁,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和欲望,让自己宁静从容;到了六十岁,境界则更高。
“六十而耳顺”,“耳顺”的意思是不论别人在你面前说多难听的话,你都能听到其中有道理的部分。比如,孔子被人说“累累若丧家之犬”,这话多难听啊,但孔子听了完全不恼,反而觉得太形象了。他不排斥别人把自己比喻成丧家狗,他觉得自己在某种状态下就是这样的,别人说的话在某个部分上是合理的。不知道多少人能在六十岁的时候修炼到这样的境界。我见过很多八十岁的人也做不到耳顺,还总是与人争辩、抬杠,甚至为麻将桌上的一块钱而大打出手。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一个人很自由的状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也不会违反社会规则。正如西方的思想家孟德斯鸠所言“自由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任意行事的权利”。可见东西方文化的正能量还是有不少相同之处的。一个人如果只想从心所欲的放纵自己,而不考虑“矩”,总想试探规则的边界,那他有可能连最起码的人身自由都不会有了。
七十岁之后,游历列国十三、四年的孔子也已回到了鲁国,成为一个受人敬仰的老人。此时的他早已与自己、与世界和解了,不需要逾越任何边界。像他那样活得通透的人,已经发现法律、道德、伦理、礼法,不是束缚自己的,而是保护自己的。因此每天都活得很畅意,能够自得其乐。如果你还认为制度严苛、不合自己心意,觉得被管束很痛苦,则说明自己的境界还不够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修炼。
本段话,是孔子对自己人生不同境界的总结。我们无须亦步亦趋地跟孔子去做比较,但是我们应该了解人生境界提高的次第。孔夫子的境界,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参考,可以作为我们自我修为的一个目标。当我们能自觉自愿的学习、自觉自愿的遵守规则时,也就达到了道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