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结构化的方式复习学习内容

2024-11-05  本文已影响0人  日月心语

文/日月

无论是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还是以情境化的方式讲解学习内容,大多应用于学生初学学习内容阶段。此时,学生掌握的多是零散的知识,复习阶段则要让学生将知识进行整合,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以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复习阶段,结构化工具的使用者以学生为主,学生整合所学内容,梳理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构建个体化的知识结构图。结构化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思维导图。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体关键词与颜色等建立起记忆链接。须向学生强调的是,思维导图是一个思维工具,不是一个美术工具,绘制思维导图是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并非一个练习画画的过程,所以学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画画天分。因为尽管在使用过程中会使用到一些色彩线条甚至图像等,但这些元素的加入,都是为了辅助思考,而不是为了美观。只要能呈现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就是有效的思维导图。

2、维恩图。维恩图可以很直观的表示2至3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常用于比较。其中两者相交的部分表示两者相同的属性,其余部分表示两者相异的属性。维恩图通过联系已有知识结构来学习新内容或者复习已学内容,从而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3、鱼估图。因其图形看上去像鱼骨,所以称之为鱼骨图。在鱼头处标出要探讨的问题,通过头脑风暴法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或步骤,并基于此形成相互关联、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图形。它可以直观的将因果关系、顺序步骤等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4、流程图。流程图可以用来描述任何有顺序、规则的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活动之间不仅有严格的先后顺序限定,而且活动的条件、内容、方式等也都有明确的安排和界定。

5、概念图。概念图是一种意义学习工具,它是一种用节点表示概念、用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概念图呈现的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多用来整理笼统的概念,在教学实践中,它能反映出学生头脑中已形成的认知结构,展现学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情况

6、认知地图。认知地图也被称为因果图,它将“想法”作为结点,并将其相互连接起来。与概念不同,想法大多是句子或段落。“想法”是通过带箭头的连接线,连接起来的连接线上没有连接词,且没有层次的限制,但连接线的隐含意思是因果关系或导致。

7、v ee—map。是用来建构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可以将知识、思维过程显性化,促进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实现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与整合。Vee- map呈倒三角状态,即字母v左右两边延伸。v ee—map的构成为三大部分内容:核心问题、理论部分、方法部分,每个部分之间相相互关联,阐明了学习探究的过程和知识的创造及建构过程。理论部分是与核心问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位于V型的左侧,可包括世界观、哲学、知识论、原理、相关概念等;方法部分即实践操作部分,位于V型的右侧,可包括事件、记录、数据分析、结论、价值说明等。Wee- map常用于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所以一般将核心问题置于V型中央,各部分内容依据核心问题展开,按照从左往右的方向依次填写,有助于指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建构过程,启发学生有条不紊的思考,通过不断反思、修正、完善,从而解决问题,形成新知识。Vee-map揭示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使其思维过程可视化。

8、二维图。二维图属于一种认知模型,他借鉴数学中的坐标图概念,横、纵坐标分别代表不同的含义。学生可在坐标图中标出横纵坐标交叉位置所代表的知识点,也可通过连线、标注等方式标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二维图将不同分类方式巧妙融合在同一张图中,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完善认知结构,还有助于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