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是怎样练成的?(一)

2017-12-04  本文已影响0人  午后壹咖啡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

01成为高手,需要的是方法

为什么有人毕业两三年,就能年薪二三十万,有房有车?而有些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工作七八年,依然拿着七八千的固定工资?

造成差距的原因,是天生的智力不同?是情商有高有低?还是说,那些能够在较短时间,获得更高成就的人,掌握独门秘籍,可以加速个人成长?

有没有一种系统的,容易实现的解决方案,能够快速逆袭,实现弯道超车?

而要成为这样的高手,都有哪些关键知识需要掌握?内在逻辑又是什么?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这本书,想要弄弄明白的,就是这些问题,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尖子生”,可以听听古典老师怎么说。

古典老师说:要专注头部,要外包大脑,要终身提问,要联机学习......

02高手之所以是高手,不仅仅因为努力

谈到个人发展,很多人难免都进入一个误区——只讲个人成长,忽略社会资源的利用以及与自身的联系。

如马尔科姆的《异类》,强调的是著名的“十万小时定律”;又如安德森与罗伯特普尔的《刻意练习》,书中有理有据,旁征博引的论证刻意练习的必要性,同时给出详实的方法论。

都在谈成长,同样精彩又深刻,但是限于篇幅,对于个人与社会资源的连接上,没有做过多的阐述和说明。

在跃迁中,古典老师谈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通过相同的努力,如何放大你的收益?

当然是想尽一切办法,利用外界环境啊。

当下的社会,依靠“好记性”才能胜任的工作,已经逐渐失去竞争力,我们能做到的,机器只能做的更好。

所以,走在时代前沿的聪明人,绝不会闭门造车,关键是打造自己的信息搜索能力,运用信息的思考能力,以及从大量信息中抓取趋势的洞察能力。

外包大脑:用大脑观察,思考,以及影响他人,而不是简单的记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中,我们都听得到,却又什么都听不到,如何从纷杂的世界中,辨别有效信息,为我所用,如何独立思考,采取正确的决策,如何把握大趋势,找到“猪都能飞”的风口,显然已经是非常重要的事儿。然而仅仅靠个体的努力以及天赋,只能实现个人线性增长。

就像任劳任怨的快递小哥,无论再怎么努力,每个月也就多赚千把块;“未老先秃”的程序猿们,不管熬多少个通宵,年终奖去沙巴玩一次,可能就没了。

所以依靠努力以及天赋,是很难获得巨大成功的,跃迁式的成功,都是利用了更底层的规律,实现了跨越式成长。

对于“跨越式成长”这个概念,古典老师又将其分为三个阶段:

认知跃迁;

能力跃迁;

能级跃迁

在持续性的学习和思考中,某一个概念突然击中了你,使你对很多事物有了新的看法,新的认识,过去的很多困难好像都迎刃而解,这说明我们发生了认知跃迁;

在新的概念,认知下,你不断的改变你的行为,改变你接人待物,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突然有一天,发现你学习工作的方法更高效,能够更好的处理人情世故,这就是你的能力跃迁;

在你持续不断的爬坡后,做了几次正确的选择,换了几个平台,能力和水平突然不再一个层次上,做事有完全不同的力道,这就是能级跃迁。

那些所有让人羡慕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在重复着“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这一过程,而且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正向闭环。


03高手战略——找到那些“更少但更好的事”

我们处在一个机会更多,但概率更小的世界。机会更多,但竞争更激烈。

任何我们能想到,感兴趣的领域或者行业,都有足够多的人在做,做的也足够好。

所以,想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就要采用更高级的策略,而不能仅靠苦哈哈的坚持,臭烘烘的努力。

幂律法则

在《跃迁》中,不止一次提到了“幂律法则”与二八定律,揭示了个人成长跃迁的底层逻辑。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儿二十的人,掌握了百分之八十的财富;20%的员工贡献80%的业绩,20%的客户带来80%的生意。。。。。。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环境,资源分布都不均匀,能够分清重点,持续专注,不断精进,才是王道。

正如古典老师所说:高手的策略就是,找到事物的核心杠杆点,抵抗各种诱惑,专注这20%。

对于专注关键的20%这件事儿,古典老师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

在新东方,名师与普通教师到底什么不同?

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关键要打造5项核心技能:

专业知识:所教授领域,系统的,科学的可验证的知识;

课程设计:掌握根绝学生的不同需求合理设计课程的能力;

呈现能力:如何通过语言,动作及包括课件、多媒体在内的形式表达;

个人魅力:独具特点的个人魅力;

积极心态:积极地心态以及重视内在修炼的系统。

根据这5项能力,新东方设计了一个称为“教师之轮”的培训体系,通过教师之轮的针对性培训,可以很好的提升教师的能力水平。

教师之轮

在相同的培训体系中,总有一群人成长的更快,并不是他们更聪明,或者更努力,而是他们选择了更好的学习路径。

通过观察,新东方的老师,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老师是“快速循环型”,他们一般会先花20%的时间,在专业模块达到80分,快速进入课程设计模块进行学习到80分,然后再进入下一模块的学习;

另一种是“深耕稳健型”。他们一般是老老实实在一个领域做到100分,然后再进入下一个领域。

这样,单项投入100分的精力,快速循环型老师,能在5项领域中,各拿到80分,成为400分的老师,而深耕稳健型老师,只有100分。

与其用100%的精力学习一个领域的100%,不如用80%的精力学习每个领域的20%的精华。这样,付出与他人相同的时间与精力,采用不同的学习策略,获得收益就要比“深耕稳健型”老师高出三倍。

04阅读体验

《跃迁》前两章的内容,从阅读感受来说,是痛快淋漓的,虽然很多概念比较难懂,但是表达方式比较轻松诙谐,同时也结合很多视觉化表达,利用图形,表格,照片等,加强理解,硬生生把一本纯干货的书籍,写的好玩又有趣。

两章内容不长,但收获满满:

001闭门造车的学习方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学习。分享型学习,教学型学习,知识交换,联机学习的方式,更有利个人快速成长;

002个人跨越式成长的开始,是要在认知上产生质变,而想在认知上产生本质的改变,需要改变个人的元认知。注重思考问题的过程的总结,不断优化针对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会提升认知效率。

003对于一些基础概念,“临界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是有助于解决很多实际问题的,如古典老师提到的“二八法则”“幂律法则”,如成甲老师提到的“黄金思维圈”“锚定”,很多高级的思维方式,都有内在的底层逻辑。发现身边的“临界知识”,加强刻意练习,必然会有收获。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