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幸福课讲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哈佛学生选修此课?
20年前,一位名叫 Tal Ben-Shahar哈佛大学任教的心理学教授打造了哈佛最受欢迎的幸福课,如今每年都有上千的哈佛学生会选修这门课。
如今这门课程也成为了公开课,而且足足有23集这么多。每集长度约75分钟。可见,幸福既可以是“大而空”的老生常谈,也可以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专业分支内容。值得我们花时间去学习。
今天七哥就课程中个人感受比较深的几点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能专门去看看这门免费但却能惠及一生的课程。
相对于从前的生活,现代人生活水平虽然高了,但是忧郁症和其他心理疾病患者也更多了。这一现象说明幸福不是拥有的东西越多就能拥有的。幸福它更多地是一种心理状态,一种感受幸福的能力。
除了上面提到有关幸福的观点外,TAL教授还提出了四种人格的幸福力表现。见下,
1)及时享乐型
这一类人通常的社会表现是啃老,全方位堕落,甚至吸毒。各种无止境的放纵欲望。
要知道生活没有了追求,整天浑浑噩噩地是不会感受到长久的幸福的。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的“短”放在人的一生中不应该是指那短暂的刺激,而是人生中一段时光。我们应该追求人生中大部分时间段的幸福。
2)忙碌奔波型
这一类型的人相信达到目标就会幸福,所以不停地穷忙。习惯关注远大的目标而不是当下的感受。
大多数人认为幸福是具体的目标,结果在追逐目标的同时却离幸福越来越远了。上班族们都在想差不多的事情,“只要做到高层,月薪高,未来就很幸福。”哪怕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仅仅只是为了获得短时间内更丰厚的物质以满足自己暂时的欲望。
通常这类人到头来会发现自己在一味地追逐事业上的成功的过程中失去了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而且过程中并不快乐。
3)虚无主义型
习惯连续不断失败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女人经历过几次失败的婚姻后会觉得所有男的都不是好东西。吸烟者戒烟失败几次,也不再尝试了。这些人已经放弃追求幸福了。
心理学家们曾经做过一个残忍的实验。他们把A和B两只狗放进笼子里电击。A狗的笼子里有开关,拉下开关便可以不被电击。B狗笼子里则什么都没有,只能每天被电击30分钟。一周后,科学家把没经过这种训练的C狗和A,B两只狗一起放进一个普通笼子里。
电击一开启,A,C两只狗就跑了出去,只有B狗还在那忍受这习惯已久的电击滋味。这就是习惯失败的一种心理状态,B狗认定了自己做什么都没用了,对生活彻底绝望了。
4)感悟幸福型
作者认为这种人会幸福。
这类型的人不会问自己,“应该享受当下的幸福还是未来的幸福”而是会问自己“如何能够同时享受当下的快乐和未来的幸福?”
他们很清楚眼前和未来的幸福是可以平衡的。就算不能马上做自己想要做的事。那么利用下班,周末时间的空隙时间也可以慢慢做起来,最后以副业代替主业。
人要做能让自己有满足感的事情才能感悟到幸福。至于物质,同一个技能在时间的影响下会越来越有社会价值,社会也会因此回馈给个人丰厚的回报。
请大家记住下面一个不等式,幸福>金钱。要知道财富只是影响幸福感的众多因素之一而已。钱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在某个时间点上会达到近零的边际效用。生活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在和不懂这个道理的人在拌嘴。我们自己做到心中有数且低调行事就可以了。
23集幸福课我没完全看完。但是我会抽时间看完的。正如我前面所说,既然幸福感大于金钱,那么在解决温饱之余花时间去研究一下这门学问又有何不可?今天的分享到这就结束了,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