耘梦之声 || 周四诵读轮值打卡5:村上春树是怎样学会写作的(军
作品:村上春树是怎样学会写作的
作品链接:
https://www.jianshu.com/p/77f6d3ff64d7
作者:军范律政
诵读:明明如月
开播导入语:
用文字书写人生,用声音传播友情。大家好,这里是耘梦之声,我是明明如月,欢迎来到耘梦家园。今晚我为大家分享的作品是:村上春树是如何学会写作的 作者:军范律政
如果不是看到村上春树与指挥家小泽征尔的对话,我怎么也想不到他的写作与音乐有关,并且他说,他的写作是从音乐那里学来的。
写作和音乐有如此亲密的关系?这让我不禁对音乐产生了新的好奇。
赶紧打开音乐软件,戴上耳机。
“如果问我是从哪儿学会写作的,答案就是音乐。音乐最重要的要素就是节奏。文章如果少了节奏,没有人想读。”
村上春树说文章的节奏我能明白,但是音乐的节奏却不是特别的清楚。音乐有节奏这是自然知道的,但是一首曲子的整体节奏感,真的难以清晰的把握,大概是对音乐不是特别敏感吧,很多曲子只是觉得好听,真要说起节奏在什么地方,还真的说不清。
可村上春树给人的感觉是他对音乐有着独特的理解,通过他的话语也的确如此。
“文章就像音乐,也可以通过字词的组合、语句的组合、段落的组合、软硬与轻重的组合、均衡与不均衡的组合、标点符号的组合以及语调的组合营造出节奏感。音乐品位不够好,这些就做不好。”
文字、词组在村上春树眼中好像一个个音符,成了他眼中独特的音乐世界。如果一个个文字,标点符号,还有段落在写手眼中就像一个个音符,创作过程也是一首曲子的诞生过程,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件事。
村上春树把写作与音乐做了最完美的组合。同样是创作,可能只是表达形式不一样。悲伤、欢乐、倾诉等,既可以用文字表达,也可以从音乐中感知。看来,写作与音乐背后,的确有着最奇妙的相通之处。
节奏如同大纲,指导着创作的走向,
“倘若文章有节奏,故事有节奏,接下来自然会文思泉涌。写作时,我会在脑海里自动将文章转化为声音,用这声音构架出节奏。以爵士乐的方式即兴演奏一个主题乐段,便能自然地产生下一个主题乐段。”
想像着村上春树写作如同创作,他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一边欣赏,一边演奏,把他的内心世界以文字的方式展现给我们,创作、收获、交流,每一步都是快乐的体验,真的令人感动。
虽然不能像村上春树老师那样,把写作与音乐关联起来,单从写作的乐趣来说,我在平日里的写作也有着不一样的体验。
有时大脑里会有一个大纲,大概写几段,表达几个意思;有时也像村上春树老师说的那样,即兴演奏一段,不去想主题,不去想大纲,随着大脑的思维和灵感写下去,可能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到字数差不多了,自己的想法也表达的可以了,便自然收笔。
在诸多被动环境下的生活中,有一件主动控制的事情,做自己的领导,当自己的王,本身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村上春树说他的创作来源于音乐,这一点还是惊叹到了我,可能是没有相关的体验,怎么也想不通音乐怎么和写作有如此大的关联?
音乐与写作的节奏还可以理解一些,但是音乐还能带来意境或者具体内容吗?村上春树老师说的音乐给了他创作灵感是不是说音乐的节奏,让他在写作过程中也参考了这样的节奏?
村上春树喜欢看书,喜欢听音乐,他在作品中大量运用音乐家的名字及乐曲名。他甚至可以从欧美流行音乐中得到灵感进行创作,《挪威的森林》、《舞舞舞》、《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世界尽对与冷酷仙境》还有《去中国的小船》等小说灵感就来于此。
说到欧美流行音乐,这一点我是有体会的,初中起,为了学习英语,我就听外国歌曲,那时候世面上的卡带关于外国英语,基本上都是欧美流行经典、金曲之类,席琳迪翁、麦克尔学摇滚、麦当娜等,单曲循环了很多年,直到现在,还经常听。听久了,每当熟悉的旋律节奏再度响起便会想起自己读书的记忆,想起很多事情。
由此,能不能说,我的成长记忆绑在了音乐上呢?
在音乐的理解上我还只处于好听,旋律诱人阶段,比起村上春树老师对音乐的理解,简直天上地下。
村上春树认为一首乐曲、一支歌要具有“安魂”元素,比如正义、悲悯与燃烧的理想。
无论是音乐还是文学,都是村上春树对抗体制性文体的一种武器,也是他的精神避难所、镇魂曲、安魂曲。
能不能理解为音乐与写作是灵魂的安放地?
而写作对于大多数写手来说,是一种证明自己的方式,其次是挣钱或者梦想。单纯为了生存,很少有人把写作当成职业,更多的是从爱好开始,自然转变成了专职。
现如今,我对写作的理解更多的是找到一件可以做到最后的事情,加上现在只要有符合市场的作品,补贴点生活还是可能实现的。
村上春树作为知名作家,早已实现了变现,是否财务自由并不能肯定,这是一个相对的标准,每个人的理解不一样。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村上春树老师在写作、音乐、跑步上都获得了巨大的乐趣。
我有幸也在体验写作与跑步,并且坚持了下来,算是有点收获,哪怕是给自己精神上正向的激励都是非常难得的,接下来,我也会尝试去理解村上春树老师对音乐与写作相融的体验。
我只认真看过村上春树老师的两部作品,《挪威的森林》与《跑步时我在想什么》。
前一部是大学时读的,那时候还不敢公开拿出来读,里面有很多大胆开放的描写,整部作品让人觉得有点压抑感,感觉里面的人物有点精神障碍似的,一直有种抑郁的情绪在作为基调,总之不是太好的体验,真的想劝里面的人物出来在太阳下,在广阔天地里跑上几圈,心情一定会大好。
后一部书的名字就让我感到很亲切,我也围绕这个主题差不多写了十多万字了,里面也有许多共鸣之处。跑步中,是有很多想法,不能轻易用文字表达出来,就像情感一样,随机随性而发,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深刻感知,而且每个人也是不一样的。
村上春树对爱情的描写与表达更是他独特的风格,音乐、恋爱加上他敏感的体验在他作品中相互交织,大概在他生活中也无处不在吧。
“我想,听古典音乐的喜悦之一,恐怕在于拥有几首之于自己的若干名曲,拥有几位之于自己的名演奏家。在某种情况下,那未必同世人的评价相符。但通过拥有那种‘之于自己的抽屉’,那个人的音乐世界应该会拥有独自的广度和深度。而舒伯特的D大调奏鸣曲之于我便是这种宝贵的‘个人抽屉’。
归根结底,我们是以有血有肉的个人记忆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假如没有记忆的温馨,太阳系第三行星上的我们的人生难免成为寒冷得难以忍耐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恋爱,才有时像恋爱一样听音乐。”
看了村上春树的这段话后,我也找到了里面提到的舒伯特的曲子,但真的没有太多的代入感,甚至没有耐心听完整首8分多的曲子,但是对于“个人抽屉”还是有点理解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曲,可能是因为喜欢一个人而喜欢一首歌,也可能是因为一件事而爱上一首歌,音乐之于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共鸣,同时,也把个人的专属记忆与独特感受与音乐发生了链接。
当音乐再度响起时,我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或者熟悉的世界。唯有写作可抵岁月漫长,唯有音乐可遇写作转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