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话金融

大白话金融:创始人如何既能“融到钱”,又能“保住权”

2018-05-07  本文已影响160人  别卡机

“小米要上市了!”

近日,小米上市的新闻占据了各大网站的头条,这家独角兽公司终于要正式走向资本市场了。作为一名中国人,对小米所取得的成绩是深感自豪的,对雷军也很佩服,希望小米能够越来越好。

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小米在此前已经进行了好几轮融资,我们都知道,创业公司融资是以出售股权为代价的,钱虽然拿到手了,但手里的公司股份却减少了。小米经过这么多轮融资以后,雷军手上的股份只有31%左右了,那么小米上市后雷军还拥有小米的控制权么?

1. 控制权之争:创始人与投资人的博弈

现在的创业公司在上市之前,为了快速地发展,可能会经历多轮融资,这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因为现在我们经常能在新闻里看到XXX企业进行了B轮、C轮、D轮融资的消息。但是,经历这么多次融资之后,创业团队的股权就不可避免地会被稀释,会逐渐地失去对公司的掌控,轻者大权旁落,重者甚至被迫离开。

比如易到,在乐视入主易到之后,乐视派驻了新的管理团队,最后导致创始人周航出走易到;又比如俏江南,当时鼎晖向俏江南投资了2亿元,后来发生了各种波折,最后创始人张兰被迫净身出户,离开了俏江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创始人和投资人之间不只是合作的关系,还存在着激烈的博弈。

2. 阿里出走:港交所永远的痛

阿里巴巴和很多创业公司一样,在上市前也经历了好几轮融资,到2013年准备上市之前,马云团队的股份已经只剩下10%左右。有了这么多前车之鉴,马云团队就和港交所谈判,希望引入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也就是说让现行的管理团队拥有董事会里多数董事的提名权,这样即使目前管理层只有10%的股份,拥有了多数董事的提名权也就相当于间接抓住了公司的控制权。

但是港交所拒绝了阿里的合伙人制度,双方没有谈拢,最后阿里无奈远走美国的纽约交易所在那里上市。2014年,阿里以218亿美金的募资金额成为了美国股票市场有史以来最大的IPO,而到了2017年,阿里的市值已经突破了4500亿美金。

为什么阿里会落户纽交所呢?那是因为纽交所允许“A/B股”制度的存在。A/B股制度,简单来说就是同股不同权。公司在发行股票的时候会发行A、B两种股票,A股卖给普通大众,一股一个投票权;B股由管理层持有,一股十个投票权。这样,即使马云团队只有10%的股权,也可以牢牢地把握公司的控制权。

3. 时代的变迁:A/B双重股权流行

除了阿里之外,谷歌、Facebook、京东等都采用了A/B股双重股权制度,其中扎克伯格拥有Facebook全部的B类股票,而京东的B类股票的投票权是A类股票的二十倍!

这种股权结构,放在以前资本为王的时代,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但是时代变了,我们正处于一个不缺资金,而缺好项目、好公司、好企业家的新时代。在这种新的背景趋势下,交易所不得不改变规则顺应时代的发展,投资人也得接受这种新变化。

2017年12月15号,香港交易所宣布,修改现行的上市规则,允许存在双重股权结构的新兴企业上市。而这次小米上市,就是在港交所采用双重股权结构上市,也就是说,雷军依然掌握着小米的绝对控制权,而小米则有望成为港交所“同股不同权”的第一股。


致力于财富自由,金融知识必不可少。
通过输出倒逼输入,力求以人人都能听懂的大白话来解释金融现象。
这是学习金融的第13篇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