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二十来岁的寡妇,用青春芳华立牌坊,可怜又可悲
《红楼梦》中,李纨一出场就是寡妇之身,封建社会里,守寡对于青春女性来说,跟裹脚的变态审美一样残忍,它为无数丧寡妇描绘了一个贞洁烈妇的高尚形象,却让一个女子耗尽一生的青春容颜和熬完所有寒冬和黑夜去换取。
文中第四回交代了李纨守寡后的生活状态“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今黛玉虽客寄于斯,日有这般姐妹相伴,除老父外,余者也都无庸虑及了。”
身处豪门贾府的李纨,年纪轻轻就守了寡,锦衣玉食的生活,却让她如“槁木死灰一般”,守寡生活让这个青春女人变成了一个“孤家寡人”一般。李纨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她是位大家闺秀,为人女儿时,从小受到了严格而良好的闺中教育,正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为的就是嫁为人妇之后,能够恪守妇道,尽到为人妻为人母的责任,“优秀”的她只是为了服务于别人,没有人为她想过,就连她自己好似都已经忘了该为自己活着,所以“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一位身处贾府的寡妇,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生理上,李纨都是孤独的。年纪轻轻就没了丈夫,那时的李纨不过就是二十岁上下的样子,夜夜独眠,空虚无靠。好在还有一个儿子贾兰,所以猜想李纨活下去的动力就是贾兰,除此之外,她就如行尸走肉般游荡在这座荣华富贵的贾府。
李纨是清贵出身,父亲李守中是国子监祭酒。贾府武荫世家,对于书香门第的女儿,更是乐意招纳入门。李纨嫁入贾府,本是荣国府的掌家长孙媳,贾珠十五岁进学,不到二十岁就生子贾兰,看似前程似锦,未来可期。只可惜贾珠早亡,李纨一片光明的人生一下熄了灯,从此过上了孤独的寡妇生活。
李纨的寡妇生活是什么样的呢?首先守寡后的李纨,生活没有了色彩,她的生活是暗淡无色的,所以李纨装扮素雅,衣着打扮都是些黑白,青灰罢了。本是相夫教子的生活,如今只剩下教子,李纨一心课子,既充当了慈母又充当了严父,贾兰在母亲的看护下,刻苦读书。因为贾兰是李纨的希望,她的心思几乎都在这里了。李纨丧偶后,精神孤独,生活压抑。文中讲述宝玉被贾政毒打一顿,王夫人心疼抱怨提及了贾珠,李纨瞬时就忍不住了。原文“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李纨放声哭了,这是情感的崩溃与孤独的呐喊,纵有那锦衣玉食和荣华富贵,李纨深知一人吃山珍海味却不敌夫唱妇随的清粥粗饭。
李纨远离是非,活得十分“佛系”。常言道“寡妇门前是非多”,而李纨的门前却没有一点是非。行事谨慎小心,不爱出头做主。王熙凤也曾说过李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李纨之所以“佛系”,不过就是想做个安分的寡妇,远离是非罢了。
青春丧偶的李纨,在贾府中活得孤独又压抑,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每月的月例银子,这是她们母子能够生存下去的唯一来源。消磨了青春和芳华,却只低头做了两件事,一件是课子读书,点燃这缕希望之光;一件是在孤独空虚中,耗尽自己这盏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