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2020-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芷涵写作

高校的商业化使学校和学生的关系演变为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学校只强调科研,却忽视教学;只在乎支付能力,却不顾价值和使命;只关心学生的短期需求,却不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

那么,我们可以为自己做些什么呢?

1.独立思考

大学,是从青年到成年的黄金四年;大学,是介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自由世界;大学,是最美好的时间和空间。进入大学,是一个新的开始。

哈佛大学前校长詹姆斯·B.柯南特说过“教育是当你忘记了所学的一切之后,存活下来的那一部分。”

因此,大学首先要教会学生独立思考。这不是指狭义的关于某些领域的思考,而是指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一切。这是受用一生的财富。

要学会独立思考,必须跨过两个障碍。

第一个障碍,是固有的经验和思维。

要有质疑和推翻过往认知的勇气和决心。即便是习以为常的事,也应该通过多个角度去重新看待。

第二个障碍,是与父母的关系。

打个比方,大部分精英家庭要求子女复制自己的精英之路,或者继承家业;大部分移民家庭希望子女能在美国站稳脚跟;大部分底层家庭则希望子女能迈入中产。

无论是哪个阶层,都只有少数家长能够真正在精神上支持孩子独立。

而对于孩子来说,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也很难去改变父母的观念,唯有努力走出父母的限制。

也许从所谓孝道的角度说,这看起来很自私,但事实上,这是成熟的表现,因为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更应该是“朋友”。

斯坦福教授特里·卡塞尔曾在名为《如何与父母决裂》的论文中建议,“要过上有意义的成年人生活,一个人有必要成为一次孤儿”,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父母的羽翼中难以脱身的孩子,应该尝试一些做法,来逐步脱离父母的控制,比如尽量避免汇报在校的情况,减少与父母的交流频率,试着委婉地拒绝父母的干涉等。以此实现精神的独立。

精神的独立并不是叛逆,也不是自欺欺人,精神的独立并不通过外表来呈现,也不是标新立异的口号或姿态。精神独立唯一的标准,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当跨越了这两个障碍,就拥有了独立思考的基础。

2.寻找自我

好的教育,应该让我们成为真正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其实拥有真实的自我,只是缺少一些内涵。

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我们受到外界的影响,丢失了最纯粹的自我。

今天,要建立一个真实、丰富的自我,唯一方式就是付出行动。

建立自我的第一个步骤,是学会找到自己的兴趣。

这对于从小习惯了追逐外界目标的人来说,并不容易。

有一些可行的方法。

比如,可以先做一些自发的,不涉及外在奖励的事。

问问自己,什么事情会触动你,让你产生共鸣?

这件事应该让你从情感上获得满足——可能是全身心沉浸其中而忘记了外界,也可能是宁愿为此废寝忘食。要记住,正是这些对你有意义的事件,连接了真实的你和这个世界。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要依靠感性而不是理性。也就是说,要小心理智的陷阱,避免去思考应不应该,或者值不值得之类的问题。

如果暂时找不到能产生共鸣的事,那么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放慢脚步。

放下原本对于名利的追求,摆脱束缚,花点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探索课程之外的世界、发展一直渴望的技能。

比如国外的间隔年计划,就是让学生能在高中毕业、上大学之前,用一年的时间参加某些项目。要注意选择真正有意义的项目,把眼光放长远,多尝试多接触,避免为了简历而做事。

当然,也可以通过休学一段时间来实现计划,或者利用暑假,安排一些不以职业为目标的实习或研究。

这些暂停,让你有机会去接触更多未知的可能,并且,对原本的计划并没有颠覆性的影响,一切还都能回的去,属于安全保守、风险很小的尝试,但正是这样一次又一次有意识的尝试,很有可能改变你的一生。

别担心短时期的浪费,因为如果方向错了,跑的越快,越难回头。

当然,在广泛接触后,可能又会面临新的问题,那就是选择过多,无从下手。

虽然做出一个选择相当于放弃其他可能性。但是如果什么都想要,反而什么都抓不住。关键是你现在就努力做好些什么。

古希腊时期,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说过,每个人的幸福来自他发挥出个人的能力之时。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和个人特征,这决定了所有人不可能在同样的模式和渠道中,获得同样的满足感。唯有发现和善用这些特点,才能事半功倍。所以,要选择一条路,用力探索和思考。

但也不能走上另一个极端,强迫自己一步到位,马上订立终极计划。因为未来随时会改变。可能只在两三年间,人就产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每分每秒都可能遇见改变一生的人和想法。因此,给自己调整的机会,才会越来越接近最真实的自己。

当然,也不能对找到自我、创建自己的生活过于理想化。

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即便是最擅长的事,也有繁琐和挫败的部分。

当感到焦虑苦闷时,如果它仍是目前阶段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就别轻易放弃,小心落回思维的陷阱,去选择看起来更容易达成的目标,放弃追求真正的自己。

因为唯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最大程度上忍耐那些繁杂和挫败。

正如同,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找到真实的自己,在找到后,就更应该继续行动。

3.获得勇气

今天,无论是政策还是舆论,都在引导学生去追求收入最高的好专业,除此之外的任何选择都会带来质疑——“学了有什么用”?仿佛读大学的目的,只是就业。

说的好听一些,这种想法属于实用主义。把大学当作一个工具,好的大学能在求职简历上加分更多,自然就是更有价值的好工具。

说的更直白一些,把大学当作求职的跳板,只是利益化的想法,导致人们功利地计算性价比。

一心只考虑着未来职业的人们,却未必真正理解“职业”的含义。

当他们提及职业时,想法往往过于狭隘,或是偏激。

打个比方,如果有一个人,他一辈子只写诗歌,人们可能会用“不务正业”来形容他,但是如果这个人一辈子做买卖,买进卖出赚取差价,人们却会认为是理所应当。

职业,难道等同于维持生计?更好的职业,就是能赚更多钱的事吗?

实际上,“职业”这个词在拉丁语里的原意是“召唤”,引发出内心真正的自己。

职业的前提是敏锐地感知自己真实的想法,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精神想象力,把一件事做的更好,从而实现人和事物的共同发展。

收入只是职业的一个部分,而职业,只是生活的一个部分。

当一个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奋斗时,他越是急着求职,越可能走错方向,尤其当他的眼中只有高薪的时候。

但是,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能用勇气去坚持,又是另一回事。

因为想要追求真正的自我,难免要付出代价。

代价之一是,要与众不同。

现在的大环境下,人们只看重最终的收益。如果成功了,一切都是对的,如果选择不具备经济效益的事情,就一切都是错的。

要克服从众心理,扛住压力并不容易。因为追随自己内心的人往往会让周围的人感到不舒适,他们映射出其他人的随波逐流和缺乏勇气,也因此会受到他人的批判和质疑。

另一个代价是,要承受风险。

如果不能接受未知,怎么可能遇到惊喜呢?

一直成功体现的并不是能力,而是过于谨慎脆弱的表现。

为了成功,不敢激发自己潜能,放弃本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是一种保守的自我欺骗,更是一种懦弱。

如果设定的标准真的对自己负责,本应该不断地挑战、失败,然后再站起来才对。

一旦找到了自己,就不要因为恐惧和迷茫,放弃选择,重新回到他人指挥的路径上。要保有这份勇气,除了自己坚定信念外,还应该充分借助外力。

比如,积极在大学里寻找合适的资源和工具、争取能支持自己独立思考的导师,以及找到志同道合、共同奋进的伙伴。

虽然,目前的大学出了问题,难以直接引导我们走向长远的未来,但我们不能就此放弃。我们应该跨越固有的经验和思维,摆脱父母的控制,获得独立思考的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积极行动,给自己更多空间和可能性,来寻求真实的自己,创建自己的生活。在这个过程里,我们可能会受到压力和质疑,并承担失败的风险,但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更长远的未来,也才能获得真正的满足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