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

“省着省着,窟窿等着”,省下的钱最终去了哪里?

2022-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林妮linni

钱这东西吧,该花就得花,有时候越想节省,反倒越亏得多。

俗话说:“省着省着,窟窿等着”,说的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当你不舍得吃、不舍得穿,在每一件小东西上算计来算计去,完全失去了生活质量,更缺少投资意识。

省着省着你就会发现,身体变差了,物价变贵了,房价变高了......你费劲心思省下来的那点钱,根本做不了什么。

尤其是老一辈人,苦日子过惯了,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买个菜都要为了几毛钱讨价还价老半天,家里的苹果放坏了,总是先挑坏的吃,每天吃的都是坏苹果。

结果大部人,把前半辈子节省下的钱,后半辈子又全都贡献给医院了。

还有的老人几十年住着单位的老公房,不舍得花钱换新房,哪儿漏雨了就凑合补补,眼看着房价蹭蹭地往上涨,到真想换时才发现,自己攒的那点积蓄已经换不起新房了。

为什么越节省的人,日子却越过不下样子呢?难道勤俭节约的美德不对吗?

其实勤俭节约并没有错,只是在勤俭节约的同时,还得紧跟时代发展,让钱流通起来,想办法让钱生钱,财富才能越积累越多。

在财富不能自由支配的时候,花钱不能大手大脚,等渡过这个阶段,手里有钱的时候,就得学会消费和投资了。

八十年代的万元户,那会已经很牛了,一套房子也就一两万,但如果放到四十年后的今天,一套房子一两百万,还管用吗?

就算那会很有钱的人,如果只知道攒钱,不知道投资,那么他的资产留到现在只会大幅缩水。

现代人的收入和那个年代相比,翻了近百倍,物价也涨了不知多少倍,就算平时再节省,有什么意思呢?从历史经验来看,省钱其实就意味着亏钱。

那些从不想着开源,只想着节流的人,人生止步不前,自然就赚不了大钱,死守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看不到时代的变迁和发展,在不知不觉中,财富只会越变越少。

所以说,只会省钱不行,更要学会花钱,把钱用在对的地方,那才叫本事。

斤斤计较的都是穷人思维,一味地省钱,钱只会越来越少,财富的积累不是靠省,而是靠如何花,这个逻辑一定要搞清楚。

从一个人花钱的方式和对待钱的态度,大概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眼界和格局。

钱不能只入不出,而要学会怎样去支配钱财,一方面提高了生活品质,另一方面也让财富得到了增值。

一个人如果太节省的话,最后省下来的钱还是要去填补窟窿,所以老祖宗总结的花钱之道:“省着省着,窟窿等着,用着用着,菩萨送着!”这十六个字说出了花钱的精髓。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