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释放振兴的力量
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
人们虽普遍认同这个结论,但在认识上却往往存在狭隘性和片面性,还是会或多或少地低估它的能量。只认为它不过是一种宣传教化的手段,顶多起到鼓舞人心和娱乐大众的作用,充其量只表现出一种意识形态上的软实力而已。
其实不然,文化除具有上述功能外,还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产业,它照样可以承担各项经济指标,照样可以创造出惠及民生的真金白银,照样可以表现出特有的不可替代的硬实力。因此,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上,我们要对文化产业高看一眼,要专门为文化产业设置主阵地,让文化释放出振兴的力量。
振兴文化产业,与发展其他产业一样,特别是起步或转型阶段,其定位定性最为重要。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打自己的牌,走自己的路,充分发挥现有的基础优势,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既不能好高骛远,也不能盲目地追随。
振兴文化产业,还需要认真处理好几个关系。首先是处理好发展文化产业和发展其他产业的关系。这好比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仅缺一不可,还要互相融合。一个缺失“文化人”和文化产业的城市,就会显得死气沉沉硬邦邦,缺乏灵性和活力。发展文化产业,既可为城市经济注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又可增加文化中的经济含量,特别是像本溪这样一座转型城市,振兴文化产业,就必须将其与旅游、体育、工业等优势元素融合,发挥其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所能起到的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此这般,方能相得益彰。
其次是处理好发展文化产业和发展文化事业的关系。我们的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事业先走一步的前提下开展的。文化事业是文化产业的基石,文化产业是文化事业的拓展。二者虽联系密切,但又有分有合。本溪市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把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他们追求的是比翼齐飞的双重效果。当务之急,就是要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加快文化事业单位的转企改制,也包括当事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过好这一关,文化产业才能健康发展。
再次是处理好发展文化产业和培养人才的关系。做文化产业,与做其他产业有许多不同点,最突出的是它对人才的需求度更强烈、更迫切、更专业。缺乏文化素质的人,即使经营管理水平再高,也难搞好文化产业。本溪已拥有了辽砚、剪纸、版画等多个叫得响的名牌产品,他们还需要培养一批工艺上的能工巧匠,为延续这些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储备力量。同时,这里还应培养和引进一批与之相关的科技人才,完成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对接,让文化也能插上科技的翅膀,提升产业的丰厚度及增强产业的生命力,由此打造出一股经久不衰的经济发展支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