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半生,归来如何少年
出走半身,归来必定不是少年。
但是两个月前,我却依旧期待“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因为这是一种梦幻的期待,或许也跟摇滚梦一般,带着叛逆的嘶吼吧。
第五季《奇葩说》20%很精彩,奇葩说是一个验货的地方,有没有真才实学,一出口便可见。所以说语言表达能力对于生存来讲有多么重要。不善言辞并不关键,可怕的是祸也是从口中出。其中一期辩题“恋爱中有人追我,要不要告诉伴侣”,高晓松的观念是要告诉对方:很多年轻人把爱情看得很重要,但是到了他这个年龄,人生更重要。好的感情是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纯良、诚恳、磊落,把最好的自己给对方,两个自由的灵魂相爱····
确实如此,到了一定年龄,人生更为重要。而成长就像顿悟一样,只需那么一刹那。
10月初买的这本书,也只是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一篇文章,出于好奇与无聊吧。等今天勉强把它看完时却发现已不适合看这样煽情的小短文了。或许是这一年专业书看的比较多,去年此时《福尔摩斯探案集》仍可以引我入胜,今年反而看不下去了。似乎消防、注安这类专业书更加出奇制胜,环环相扣,引人入胜。
也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什么····从前那个自己好像真的被生活磨碎了。等再看“我们都被这个世界温暖的爱过”“当爱已成习惯,当我们在人群中走散”这些矫情的语句时,已无感,原来蜕变也只是在每天每时每刻的潜移默化中,取而代之的是“桥梁整孔箱梁预制施工工艺”“隧道盾构同步注浆”,也算应了从学校出来辞职报告的那个理由“想在喜欢的行业领域,精益求精”。
回不到煽情的青春,追忆不回逆流的岁月。
既已出走半生,归来怎么会是少年呢?
当第二次再看《肖生克的救赎》时,“被体制化”引起了注意。生活好像就是很容易把我们体制化。其实很多时候应该是习惯,但是习惯应该是慢慢而来的。安迪花了6年时间适应了肖申克,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安于现状,穿过几公里臭臭的下水道,迎来新生时,自由还是那样的自由,但少年已经不再少年了。
人生还是重点的生活,而其他只是隐藏内心的小小涟漪,保持纯粹、坚强的心,努力生活,少年不再,中年的城堡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