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观后感

20221112观影《自由作家》

2022-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山水行之

今晚,本想和丫儿一起看电影《一年级生》,无意中又刷屏看珞珞说电影推荐《自由作家》,遂和丫儿一起看这个。准确的是,是逼迫丫儿看的,丫儿还是不情不愿。但总算凑合看完了。不知此电影是否对丫儿有触动?

以下是摘录到的网友对该电影的最深感受:

自由作家,都说教育难,难在哪,难在轻易的给孩子定性。

我们每个人都要准备一个笔记本 ,在日记里,不需要伪装,不需要逞强。可以自由地诉说我们的心声,记录自己的成长。也许无人知晓,但当我们回过头翻看以前的生活,我们能清晰的判断,什么是快乐,什么是悲伤,什么是成长,我们可以成为谁。到最后我们会发现,别人没有理解我们,没有为我们说话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为自己说话,我们该说的话是否说过,我们是否以自己的方式给一间小黑屋提供一丝光线。

电影中Erin那种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的理解、包容、关爱,可能让学生第一次感觉到了作为一个个体而被看见、被理解,而非作为“全国黑人代言人”满足刻板印象的期待。这是学生作为一个“人”的基本需求。|必须从小、从最基层开始进行种族融合,

她没有按部就班地只是完成教学大纲应该完成的内容,而是回应学生生命的关切,切合学生心灵的焦灼,为学生讲解人生更宏观的道理,并引导学生适时地阅读刚好得力的书籍。然后她筹资带学生外出去参观纳粹纪念馆,让学生认识到种族歧视和彼此仇恨的危害,让学生的心灵产生震动,从而放弃他们深陷其中。

帮助学生找到自证存在感的方式,让学生获得价值感 

“我感到我做的一切对他们是有价值的,我感到我做的一切都有意义,一个人能有多久拥有这种感觉?”爱琳通过帮助学生获得了存在感,也让孩子们获得了自身的存在感。

爱琳从来也没有把她的烦恼哪怕一丁点表现给学生,她从未指责学生枉费了她的苦心与付出,从未试图让学生产生愧疚感,从未用她的爱与付出来“绑架”孩子,而只是激励他们进步和改变。

Toast for change”(为改变干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