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把自己养成了更好的人》我不好,你也不好

2024-12-15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卜彬

那些将过分回避型依恋模式内化的人在孩童时期就已经对关系需求感到失望,面对母亲时,他们宁可疏远而不是亲近。而且,他们长大成人之后也很难建立亲密关系。

他们的母亲对他们是冷漠的、拒绝的,甚至是挖苦的、贬低或者带有虐待倾向的。他们的童年由被拒绝的经历主导。他们从婴儿时期就无法培养出被世界接纳的感受,而这也决定了他们后来的人生路。因此,他们害怕被拒绝。

他们既承受着糟糕的自我价值感,也体会着人际关系中的不信任。他们的内心信念是:我不好,你也不好。同时他们的内心又极度渴望亲密关系,期待被接纳。然而,他们坚信自己迟早会被拒绝,因此,他们害怕与人建立信任关系。

他们非常不信任他人,尤其是在爱情关系中,他们来回摇摆,内心渴望幸福,却又坚信自己没有幸福可言。

那些过分溺爱孩子、企图将孩子绑在自己身边的母亲也会弱化孩子的自尊。因为母亲窒息的爱,这种孩子的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为了满足自身对于亲近的需求,这种母亲总是不许孩子远离自己。孩子对于自主自立以及不依赖母亲而生存的需求受到了强烈的打击。这会导致这些孩子在感知和表达自我需求方面的能力很差。不能与母亲对抗,长久压抑自己的需求,以及自立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使得这类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十分脆弱。

那些通过反抗来维护自身界限的孩子在长大以后,会很叛逆。他们总是带着某种怀疑的态度观察身边的人,对于他人的态度总是坚决的,甚至带有攻击性。他们的行为暗含着他们不想遭受的待遇。

因为他们具有的强烈自卑感(他们自己也许并不会承认),他们会觉得别人比自己更强,所以他们很容易就觉得对方在支配自己或对自己心存恶意。

对孩子来说,“妈妈很失望”通常比妈妈很生气更糟糕,因为悲伤的母亲会给孩子施加罪责感。这种感觉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会长久地、不间断地让孩子体验“心理上的凌迟”。而且,这种做法也不像愤怒的母亲一样能给孩子发泄自己愤怒的机会和疏远母亲的理由。这些背负着罪责感长大的孩子很难疏远自己的母亲。他们认为自己要为母亲的幸福负责。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