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学会爱学生

2018-05-31  本文已影响0人  孙玉生

 

    教育需要爱,爱需要艺术。所谓艺术,说通俗一点就是要会爱。如何会爱呢?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信学生。教师要坚信:每一名学生都是潜在的天才,“天生我材必有用”。

    读懂学生。了解学生,走进学生、读懂学生。每一名学生都有一项或几项智能强项或非智能强项,教师要发现、敬畏、尊重、利用、培育、发展其智能强项或非智能强项,让其天赋自由,个性张扬,通过个性发展促进其全面发展。

    满足学生。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学生的需求(当然是合理的需求),而不是教师主观愿望的实施,更不是教师表面为学生好,实际是自己功利、名誉、职称等的外显行为。教师既要培养英雄,也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培养为英雄鼓掌的人,千万不要强人所难,赶鸭子上架,千篇一律,硬逼学生成为教师心中的英雄。

    发展学生。教师爱的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培养超越教师、超越学生自己的学生是教师最大的荣耀;让学生健康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终生发展、全面发展、幸福发展是爱的最终目的。绝不能把会刷题不会做事、会考试不会做人、能上好大学没有信仰作为目的。

    让学生感受到爱。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话是这么说,但是,对于不同的学生,要灵活处理,师生都要敞开心扉,心灵碰撞,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教师深深的爱意。

    提供平台。爱的实施需要平台,不同的学生平各不相同,要因人而已。

    讲究策略。育人是科学而系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权宜之计,策略的选择尤为重要。家访本来是好事,却有时不被学生理解,甚至有被杀者;励志故事本来是好事,学生却心生厌倦;给学生争取奖学金,爱的奉献,学生却不领情,……种种行为是爱,但爱的时机、方式却不当,效果就适得其反。

    评价调节。爱的实施需要教师全过程进行自我评价或根据效果、或根据学生表现等,多从自身找原因,或改进策略或改变态度等,唯一不变的就是对学生的爱。

    得到爱的回报。有付出就有回报,爱是对称的。教师的目的不是回报,但是教师付出了,学生进步不大,或不领情,教师就要做调整,这样,爱对称了,爱才会共生,学生才会信你、服你、爱你。

    我想,做到以上九点,教师就会在会爱学生上,懂得爱的艺术上更近了一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