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来之前的复盘
![](https://img.haomeiwen.com/i45202/11fa568f9c622fae.png)
又要放假了,对于很多人来说,放假是放松,是旅游,但对我来说假期只是给我喘口气的,就像潜水之前的大口呼吸,而其他时间我都是要闷一口沉到海底,与生活扳手腕。
还没开始放假,事情就特别多,节前几个项目的钱款我要去催,同时,节后的几个事情已经都安排好了会议,8号,9号,10号的会议都已经约好了,完全不打算放过我。
我有时觉得30多岁的年级是很尴尬的,你操着总统的心,拿的却是白菜钱,每天依靠斗志和美好幻想而存活,但总在每月交房租的时候感受现实的冷水。
前几天我去和一个HR朋友讨教,我问他,作为打工者(而且还是在一个相对不错的行业)到底一年赚多少算是不错了,他告诉我至少他经手过的候选人里,打工者的天花板一般是年薪60W。
如果年薪能达到30W~40W已经很优秀了,30~60W是一个大多数人有可能但达到人数很少的区间,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辈子能混成60W年薪的职场人,已经是翘楚了。
我问他达到这个年薪数字的人年龄一般多少,他说,那这个不好说了,有30岁的,有40岁的,也要20多岁的,能力很重要。
我一听,是又高兴又焦虑。
高兴的是,果然,人家市场其实还是看能力说话的,说明市场经济真的是相对公平的,你优秀就赚的多。
但焦虑的是,能力可不是单方面能力哟,你的智力是一种能力,你的谈吐是一种能力,你的协作能力也是能力,你的颜值也是能力,这些硬性的,软性的都是能力。这就是传说中的综合能力。
我心想,60W也好,30W对我来说也不差了,而且还没算公积金,福利待遇什么的,而且我本来就不打算一辈子打工,但我听了他的分享智慧,我脑中做了一番计算,大概就明白了自己和目标差距,还需努力。
倒不是说我一定要那么多钱,而是就像我说的,我觉得补足自己的能力差距比想要多少钱更重要,我觉得,我的目标反正是要体验完至少8成的职业内容我才敢说我实力足够了,比如我还没体验过承担公司主力业务的压力,还没有见过公司上市,没通过努力拿过股票(非个人投资的那种),还没混到过董事会什么的,如果这些东西我没有接触过,经历过,那我觉得职场这个事情我就还没玩到一定水平。
市场是根据你的能力来给你钱的,而能力是一直跟你走的,有能力的人甚至是有可能享受到溢价的,比如同样有能力的人,公司A给你60W,公司B可能给你100W,这取决于他们的行业位置,和是否愿意支付更高工资的意愿。
总之就是得有能力,而你值多少钱这个事情,你可以多问几家猎头,通过跟他们聊的感受就大概有个判断了,但你自己的能力有多少,却没有人能够帮你。
当然,有人说,赚钱其实不用依靠在职场打拼,很多创业者也赚的不少,但前提是,你也得是一个优秀的创业者,且你的能力跟那些在公司里打工的职场人相比,不能差太多。
就我认识的一些同年龄的创业者,他们确实有比较好的家底支持他们创业,年收入也不必我说的60W打工职场人低,有的甚至更高,但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任务上,我发现他们并没有说比别人更聪明更轻松,事实完全相反,他们比普通打工者累太多,几乎没有休息。
但我认为他们之所以做的下来,能够成功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很强,以及本身创业这件事给他们的激励作用(双刃剑),当你创业,你会自动地把自己当做一个不一样的人,觉得自己很厉害很牛逼,这种动力确实是很好的。
不过理性商业理性分析,真正优秀的创业者,靠鸡汤还是走不远的,据我了解,成功的创业者大多都是在认真地探索,学习,和适当地冒险,才找到了成功的钥匙,其实整体来看,创业成功所需要的素质和对一个优秀职场人所需要的差不太多,基本技能要有,综合素质也得行。
但创业者要付出的心血可能要多很多,起码是普通打工者的10倍以上,他才能够资格去管理,带领一群人不断解决问题,赚取利润。
所以,其实从单纯能力比较来说,无论你是职场里打工的,还是社会创业的,还是学院里教书的都差不多,社会都需要更优秀的人,这一点毫无置疑。
但具体选择什么路径,以什么方式,在什么环境中靠近那个目标,这就因人而异了。
带着这些思考,回到我假期的安排。
平时因为我都在忙碌,但一放假,因为突然增加了一段闲暇时间,你反而会不知道怎么利用。
所以,我生活的空闲期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给自己梳理思路,我喜欢做计划,多写to-do list。思考自己要在哪些地方继续提高,目前做的怎么样。思考自己要怎么做理财管理,如何做好投资。以及思考自己要在哪些地方做些拓展,拓展生活的边界。
![](https://img.haomeiwen.com/i45202/dfb9d6d5be82168b.png)
年前我就觉得老是吃外卖不好,于是疫情期间自己学了做饭。
开春了之后打球,我发现自己的球技老是那几个套路,球技没提高水平涨不上来,于是又回归基本,练起运球和投篮,打算再上一层楼。
再或是我发现自己今年股票投资的收益一般般,没有和业余选手拉开差距,于是回过头啃起财务,投资经典书籍,准备试试往投资大佬的思路靠近。
这个假期的目标就是基于这些计划,先做优化,看看这些计划有没有什么问题。
与此同时,继续拓展,比如我要看几本书,看几个方案,研究几家公司,以及把年后的事情早做准备。可能假期我准备去把自己公司的事情给解决了,然后我准备梳理下下半年到明年春节的投资策略,让自己能够在这波行情结束的时候多几个点的收益,以及最关键的,提升自己的投资能力。
而工作上,我觉得我越来越清楚自己的差距,这是很好的消息,因为这代表了我知道如何进步了,能进步是我觉得最大的快乐,它让人年轻。
我时常看一些寂寥的同龄人和中老年人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他们不关注新闻,不看书,不学东西,不冒险,于是不仅会在重复的日子里感到无趣,而且更危险的是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落后,然后感叹自己老了。
其实我认为老不老什么的是不存在的,因为当你真的把每天的精力放在一些时刻更新,不断进步的事情当中,你一点都不会觉得自己老,也不担心自己老。
终南山人家70多岁打篮球我看还跑的挺好的,当然跟年轻人不好比,但你说年轻人又有几个身体比他好的,我觉得也没有多少。
曹德旺人家也是70多岁还在带领一群人做生意,全世界跑,你会觉得他老吗?
我自己认为人是不会老的,只要他思维活跃,依旧在思考这个世界思考的问题,他就不会老。
衰老也好,压力也好,焦虑也好,都只是一个生活的片段,人最应该花精力关注的是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好,诚然,有些东西越往后越难改变,但我认为总有机会,总有一些东西可以改变的,从头看到脚,你总有地方是可以改善的。
所以假期来了,咱就好好休息,但千万别颓废,千万别忘了继续修行。安逸不是生活的常态,运动,奋斗,进步才是生活的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