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摄影史话:摄影之源起

2017-12-16  本文已影响89人  d0ad8c1f6123

文/汤天明

这是一篇相对专业、复杂的文章,如果您对摄影史、摄影理论感兴趣的话,可以读一读。

文章摘自汤天明著:《侧目而视——摄影的人文观察》,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本人对这篇文章享有完整的版权

从1839年摄影术诞生至今,照相机的技术形态,经历了从机械到自动、从胶片到数字的双重演进,而细节上的进步,牵涉到的科学门类之广、技术含量之高,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厘清的,这就好比计算机领域的惊人变化——即使是在21世纪刚开始的时候,也难以想象这十年来的技术进阶。不过,不论技术如何进步,摄影术的一个最基本的遗传基因却从未发生“突变”——任何相机都是由透光的针孔、不透光的暗箱以及感光材料这三个部分组成的,针孔和暗箱组成的那个装置,正是现代照相机的雏形。

关于针孔和暗箱,可资讨论的内容很多,如果扯远些,甚至可以说到历史书写中的民族主义情结。比如,有不少摄影史家强调,中国的墨子最先发现的小孔成像原理,是现代摄影术产生的理论前提之一,当然,他们同时也提到了沈括、赵友钦。值得承认的是,上述三位古代科技工作者关于针孔成像现象的记载与评论,的确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重要篇章,但将其定义为摄影原理的早期探索和对摄影术的重要贡献,却非常值得商榷。摄影术从萌芽到成熟,在欧洲有着非常清晰的路径,要衡量古代中国人在其中的贡献,关键是要考证他们的记载有否传播到国外,并汇入到上述的路径之中。准确地说,摄影术在中国的传入,是伴随着各类通关条约的签订与国门的开启而开始的,尽管中国有以图叙事的传统,以及中国古人的相关记述,但就技术本身而言,摄影是彻头彻尾的西方舶来品,是西方工业文明的产物,并无中国本土的技术、文化基因。

图1 观看西洋景 北京 1871或1872年 约翰·汤姆逊摄

一个有趣的案例是,摄影术传入中国之初,民众对摄影术的恐惧甚至仇视,往往捆绑着对于“夷人”的敌意。最早进入中国的摄影师约翰·汤姆逊(图1、图2)记述道:

那些对中国人和他们根深蒂固的迷信有所了解的人,应该能体会我这项任务所包含的艰辛和危险。在很多地方,人们从没见过白皮肤的外国人,而知识阶层则信守着这样的看法,即尽管各种各样的恶鬼都能小心谨慎地回避,但对于“番鬼”却无计可施,他化作人形、贪婪无度,常常用一种类似透视眼的幻术来达成他的目的,这种幻术让他能找到天上地下隐藏的财宝。于是我经常被当成一个危险的风水先生,我的照相机则是一件邪恶而神秘的工具,它能助我看穿岩石和山脉,刺穿本地人的灵魂,并用某种妖术制作出谜一般的图画,而与此同时被拍摄者身体里的元气会失去很大一部分,他的寿命将因此大为折损。

正是出于这些原因,由于关乎性命,我发现儿童的肖像照片很难获得……

中国人的迷信,正如我前面提到的,让我饱受质疑。人们不止一次地朝我扔石头,或是用其他各种粗暴的方式对待我……[1]

图 2 上海的新婚夫妇 约翰·汤姆逊摄 1870年代

不过,作为一般的科技史掌故(且或多或少与摄影相关),我们倒不妨了解一下这几位古人的科学记述。大约在两千四百多年前,墨家的代表人物墨翟和他的学生进行了一次小孔成像的实验,并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理。实验者们在一间黑暗的小屋朝阳的墙上开孔,人对着小孔站在屋外,屋里相对的墙上就出现了一个倒立的影像。对于这种现象,墨子解释说,光穿过小孔如射箭一样,是直线行进的,人的头部遮住了上面的光,成影在下边,人的足部遮住了下面的光,成影在上边,就形成了倒立的影,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一次科学解释。根据光的这一特性,墨翟还对物和影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得到了“景不徙”的著名结论。

十四世纪中叶,元代天文学家、数学家赵友钦在其所著《革象新书》中进一步详细地考察了小孔成像,他发现当墙上的孔隙相当小的时候,不管孔隙是否为圆形,所得到的倒像都是圆的;发生日食的时候,倒像也会产生缺口;不同大小的孔能够产生浓淡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倒像……在这些新发现的基础上,赵友钦总结出了一套关于小孔成像的规律。北宋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对小孔成像原理进行了一些记载,沈括在纸窗上开了一个小孔,使窗外的飞鸟和楼塔的影子成像于室内的纸屏上面,根据实验结果,他的指出了物、孔、像三者之间的直线关系。

上述的种种科技发现,最终却没有转变为伟大的发明,古代中国社会滋生的那一点资本主义的萌芽,最终还是被专制势力无情地粉碎了,摄影术诞生的可能性,被伟大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彻底地交给了欧洲。

图 3 绘画暗箱

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绘画暗箱(图3),是将针孔成像应用于实际生活的重大发明,需要说明的是,绘画暗箱的理论前提,并不是从中国舶入的,西方的亚里士多德、南半球国家的一些居民,都曾经发现并记载过这一原理。1593年,那不勒斯王国画家贝拉·波尔塔利用这一绘画暗箱复制过版画,他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设置一块遮光木板,木板上钻了一个小洞,迎光的一面朝向需要复制的画面,让小洞对准画面,光线透过小洞照在室内一块白色的绘画纸上,映现出版画的图像,这时,画家就可以在纸上描下版画的轮廓。后来,人们对波尔塔的技法进行了改造,设计出了小巧灵活的暗箱,用凸透镜代替针孔,使图像更清晰;再到后来,人们又在暗箱内安装了一块倾斜的反光镜,把图像反射到箱顶的一块水平玻璃上,玻璃上摆放一张半透明的画纸进行直接描摹,另外还有一种桌形暗箱,画家在使用时更为方便。

绘画暗箱之所以诞生于欧洲而不是中国,与当时欧洲流行的以模仿为主的绘画风格有关,“像”(逼真)是判定绘画技艺的重要标准。同时,在那个人物肖像画流行的时代,为了满足客户真实记录自身影像的需求,画家也需要采取各种方法提升作品的逼真性。而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照相写实主义(图4),则是一种更为便捷和逼真的写实主义绘画手法,当然,它也和摄影有关,它几乎完全以照片作为参照,在画布上客观而清晰地加以再现,正如克洛斯(Chuck Close)所说:“我的主要目的是把摄影的信息翻译成绘画的信息。”也有的画家首先用反转片拍下所要描绘的景物,然后用传统的幻灯机投射到画布上,再直接在画布上进行描摹,这自然会获得十分逼真的绘画效果。

图 4 照相写实主义作品 【美】戈英斯

绘画暗箱的出现,为照相机的诞生奠定了技术基础,不过,虽然暗箱能复制景物的影像,但却无法将它永久地固定下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感光术的发明在照相机的发展史上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光电传感器对银盐胶片的取代,也说明了这一点。

感光术的发明,源于感光材料的发现。感光材料的发现有着一定的偶然性,1727年,德国化学教授J·舒尔茨(J·Schulze)发现,将硝酸银与白粉混合成的白色溶液,置于玻璃瓶中,面向阳光的一侧将会变黑。在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之后,他指出单是热能作用并不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从而开展了大量的光敏作用的试验[2]。后来,一位叫T·韦奇伍德(Thomas Wedgwood)的人将不透明的叶子放在涂有硝酸银的皮革下曝晒,皮革上未被覆盖的部分逐渐变黑,当他取下叶子,便留下了白色的影子,这就是摄影术正式诞生之前著名的“阳光图片”(sun-picture)[3]。

感光术研究的继任者、法国人尼埃普斯(Nicephore Niepce)展开了更为复杂的试验,在他的手里,暗箱与感光技术实现了首次完美的结合。1820年左右,他将一种油溶的白沥青,涂在一块铅锡合金板上,经长时间曝光使沥青硬化。然后将金属板置于熏衣草油中,把白沥青的未硬化部分洗去。这样,影像的明亮部分成为白色,在黑色金属板的衬托下,显现为影调与原物相似的正像。这便是尼埃普斯发明的阳光摄影法(Heliography)。1826年,他成功地将一块铅锡合金板置于一个暗箱中,通过8个小时的长期间曝光,将工作室窗外的景物记录了下来。这幅《窗外风景》是用暗箱拍摄的第一幅永久性照片,至今仍被保存着。从某种意义上说,尼埃普斯的这种同时具备了暗箱与感光术的技术,已经完全具有了被宣告为摄影术的资格,不过,由于尼埃普斯不愿意将他的技术公开化,这一开天辟地的发明便被他的继任者达盖尔揽入怀抱。

图 5 【法】路易·达盖尔 1787—1851

路易·达盖尔(Louis Daguerre,图5)是巴黎艺术家和风景画家,是西洋镜的发明者,1829年,他与尼埃普斯达成了共同研究摄影术的协议。尼埃普斯去世后,达盖尔一方面对他的技法进行了有限的继承,同时也开辟了新的研究路径,他采用银盐进行试验,终于取得了成功。达盖尔把自己的方法命名为“达盖尔摄影法”(Daguerre type Process),并积极地与法国国会议院阿拉戈开展联系,最后,法国政府出钱购买了达盖尔的专利并将其公布于众,摄影术在法国政府的支持下正式宣告诞生。达盖尔摄影术最先被应用于人像的拍摄,在欧洲各地普遍设立的达盖尔摄影室内,被摄者被要求在强烈的阳光(或灯光)照射下静坐数十秒至数分钟才能完成感光,而且要被夹子夹住以免晃动,因此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达盖尔摄影术拍摄的人物,都有一副“受折磨的表情”[4](我们不妨将这种人像拍摄手法视作摆拍的渊薮)。尽管如此,人们对照相馆还是趋之若骛,有的人将照片制作成名片,还有的将照片装裱起来挂在家里,作为炫耀自身财富与地位的资本。

图 6 塔尔博特 1800—1870

尼埃普斯摄影术和达盖尔摄影术的共同特点是拍摄时使用的感光版就是最终得到的照片,并不存在批量复制这一环节,这使得拍摄的成本较高,如果要得到同一事物的多张照片,就必须进行多次拍摄,而且,如果要得到一张很大的照片的话,也就必须使用一个很大的暗箱把感光板给遮挡起来。为了改进这一弊端,英国的一位地主兼业余科学家H·F·塔尔博特(Henry Fox

Talbot,图6、7)开展了新的试验,最终发明了能够将负像批量复制为正像的卡罗式摄影法,这是摄影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飞跃,也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摄影术的诞生。

图 7 打开的门 塔尔博特 1843年

[1] [英]约翰·汤姆逊著:《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记录的晚清帝国》,徐家宁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1月,9-10页

[2] [英]M·兰福德:《世界摄影史话》,谢汉俊译,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4页

[3] [英]M·兰福德:《世界摄影史话》,谢汉俊译,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4] [德]鲁道夫·马约尼卡著:《人物与肖像——人物的黑白照片》,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